ICS 65.060.01 CCS B 92 3201 南 京 市 地 方 标 准 DB3201/T 1072—2022 代替DB3201/T 186—2012 鸡舍发酵床制作与使用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production and use of chicken house bio-bed system 2022 - 01 - 10 发布 2022 - 01 - 13 实施 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3201/T 1072—2022 目 次 前言................................................................................ II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场地选择 .......................................................................... 1 5 床体选择 .......................................................................... 1 6 发酵菌剂选择 ...................................................................... 2 7 营养液制作 ........................................................................ 2 8 床体制作 .......................................................................... 2 9 床体铺设 .......................................................................... 3 10 发酵床使用与管理 ................................................................. 3 11 废弃垫料的利用 ................................................................... 4 土著菌种采集方法 .................................................... 5 D B 3 附录 A(资料性) 2 0 1 1 I DB3201/T 1072—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 DB 3201/T 186—2012 《鸡舍发酵床制作与使用规范》,与 DB 3201/T 186—2012 相 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1 ——删除了规范性引用文件“GB/T 18407.3”(见 2012年版的 2); ——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NY/T 1167 ”(见 2); ——删除了“生物菌”的定义(见 2012 年版的 3.2); 0 ——增加了“土著菌、营养液”的定义(见 3.2、3.3); ——更改了“发酵床、原木屑”的定义(见 3.1、3.4,2012 年版的 3.1、3.3); ——更改了发酵床使用场地环境的有关规定(见 4,2012 年版的4); ——更改了地下式的垫料厚度的有关规定(见 5,2012 年版的 5.1); ——增加了发酵菌剂选择的有关规定(见 6); ——更改了土著菌种采集方法,将有关规定修改为资料性附录(见附录 A,2012 年版的 7); 2 ——增加了消毒方法的有关规定(见 10.1); ——增加了发酵床使用与管理的有关规定(见 10.1、10.4.5); ——增加了垫料废弃条件的有关规定(见 11)。 3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南京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南京市畜牧家禽科学研究所。 B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姚远、匡伟、何宗亮、王秀、稽宏杰、孙盼盼。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 2012 年首次发布为 DB 3201/T 186—2012; D ——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II DB3201/T 1072—2022 鸡舍发酵床制作与使用规范 1 范围 2 1 本文件规定了鸡舍发酵床的场地选择、床体选择、发酵菌剂选择、营养液制作、床体制作、床体铺 设、发酵床使用与管理、废弃垫料利用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鸡舍发酵床制作与使用。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2 NY/T 388 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 NY/T 1167 畜禽场环境质量及卫生控制规范 0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3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发酵床 bio-bed system 利用垫料吸附鸡排泄物,并通过微生物作用,使排泄物在舍内原位降解的一种鸡舍地面设施。 B 土著菌 autochthonous 采集于自然界中可分解鸡排泄物的有益微生物群的总称。 D 营养液 nutrient solution 以淀粉类粮食或植物鲜嫩部分作为原料配制,具有促进生物菌生长作用或具有生物菌活性的液体。 原木屑 sawdust 未经化学处理过的树木在加工过程中所产生的木屑。 4 场地选择 发酵床使用场地环境应符合 NY/T 388、NY/T 1167 的规定。宜选择地势高燥、地下水位低、土质 透气性、吸水性、渗水性好的土地。 5 床体选择 1 DB3201/T 1072—2022 根据地下水位的高低选择不同床体类型。地下水位较浅或阴雨天易被雨水浸湿的地区宜选择地上式, 高燥地势宜选用地下式或半地下式。 —— 地上式:平地上直接铺设 30 cm~40 cm 厚垫料。 —— 半地下式:地下挖深 10 cm,铺设 15 cm~30 cm 厚垫料。 —— 地下式:地下挖深 20 cm~30 cm,填入 20 cm~30 cm 厚垫料。 发酵菌剂选择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发酵菌剂,分为土著菌和商用菌剂。 6.1 土著菌 1 6 分离、制备所需菌种。土著菌种采集方法见附录A。 6.2 商用菌剂 0 从当地自然环境中的阔叶树木、竹林下枯枝层覆盖下的腐烂枝叶、表层土壤中或水田中自行采集、 7 2 宜选择功能效果明确,有完善售后技术服务的菌剂产品,宜选择菌剂包括但不限于光合细菌、酵母 菌、乳酸杆菌、芽孢杆菌、放线菌、醋酸菌等。 营养液制作 3 原料选择 以淀粉类粮食或植物鲜嫩部分作为原料制作。 淀粉类粮食为主要原料 B 取淀粉类粮食一份,加入3倍~4倍的清水,再加入5 %的红糖和发酵菌剂。用塑料布将容器口密封, 每天掀开搅拌一次后立即密封,发酵2 d~10 d,直至出现甜醇香味。淀粉类粮食宜选用玉米粉、薯干 粉、高粱粉、大米等(如使用大米,则无需粉碎)。发酵菌剂的用量以产品说明为准。 植物的鲜嫩部份为主要原料 D 选择耐寒性较强的植物,宜选用艾蒿、野水芹菜、南瓜侧芽、竹笋、瓜类等,于清晨露水未干时采 集其鲜嫩部分,加入适量红糖(植物重量的1/2或1/3),均匀撒入发酵菌剂,将容器密封。5 d~7 d 后,叶片颜色变为黄绿,材料纤维漂浮,散发出甜香味,即为发酵成功。汁液用纱布过滤,即为植物营 养液。 8 床体制作 垫料选择 选择碳氮比大于25∶1,透气性和吸水性良好,有一定的硬度和刚性,不易板结,不含有毒有害物 质且未经过化学处理的垫料为宜。宜选择稻壳、原木屑、稻草、麸皮、秸秆等作为原料,不宜使用花生 壳和玉米芯。粒径以5 mm~50 mm为宜。 2 DB3201/T 1072—2022 垫料预发酵 将所需垫料机械或人工混匀,边混边洒水,混匀后的垫料的含水量在45 %~50 %(50 %即手握不漏 水,松开不能散,丢下后无明显水珠但感觉湿润)。再将营养液均匀洒在混匀的垫料上,反复混合后堆 积成圆锥状或长锥状,表面用透气性材料(如麻袋)覆盖。 发酵期监测 每天测量发酵温度,做好记录。根据环境温度的高低,发酵期为7 d~14 d。在发酵第二天,垫料 床体铺设 0 9 1 温度上升至40 ℃~50 ℃,4 d~7 d垫料最高温度达70 ℃以上,此后逐渐降至45 ℃,则表明垫料发酵 成熟。若发酵一周后,温度仍未上升,应调整水分,重新加入营养液直至成功。 垫料温度下降至45 ℃左右时,将发酵垫料在鸡舍内铺开,24 h后可上鸡饲养。视垫料原料及发酵 床类型不同,垫料厚度一般为15 cm~30 cm。冬季或养殖密度较大时可适当加厚。 2 10 发酵床使用与管理 进鸡前管理 温湿度的控制 3 垫料预发酵完成后,采用喷雾、熏蒸、紫外线等方法对鸡舍环境进行消毒,空置24 h以上方可投入 使用。育雏结束后进鸡,实行全进全出制饲养。 每天监测发酵床温湿度,并做好记录。发酵床中层垫料(垫料表面以下10 cm~15 cm)温度应保持 B 在30 ℃~50 ℃。湿度应保持在40 %~50 %,湿度过大,采用增强通风,增加垫料翻耙次数,补充干垫 料等方法;湿度过小,采用喷洒补水或结合补菌补水的方法。 饲养密度的控制 D 饲养密度应符合养殖品种推荐要求,比传统饲养方式略小一些,推荐饲养密度见表1(冬季可适当 提高饲养密度,利于棚内温度的提高)。 表1 饲养密度 周龄(w) 1~2 3~4 5~6 7~出栏 饲养密度(只/平方米) 25~20 20~15 15~10 10~5 发酵床的维护 10.4.1 垫料微生态平衡的维护 正常运转良好的微生态垫料气味清香、有原料
DB3201-T 1072—2022 鸡舍发酵床制作与使用规范 南京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09-29 12:12:10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