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 standard download
ICS 65.020.20 B23 DB64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64/T16202019 紫薯脱毒原原种繁育技术规程 地方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2019 -02 -12 发布 2019-05-12实施 发布 宁夏回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厅 地方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DB64/T1620—2019 前 言 本标准的编写格式符合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规 定。 本标准由宁夏农林科学院提出。 本标准由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金霞、李苗、郑国保、张源沛、孔德杰。 地方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地方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DB64/T1620—2019 紫署脱毒原原种繁育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紫薯脱毒原原种繁育技术的术语和定义、品种选择、紫薯脱毒方法、茎尖芽诱导培养、 继代增殖培养、病毒检测、试管苗扩繁、炼苗移栽、移栽管理、采苗和商品原原种苗质量标准等技术要 素。 本标准适用于宁夏地区紫薯脱毒原原种繁育技术管理的全过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7413-2009甘薯种苗产地检疫规程 NY/T394-2013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NY/T1200-2006甘薯脱毒种薯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 1 脱毒试管苗 应用茎尖组织培养技术获得的再生试管苗,经检测确认不带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PFMV)和甘薯潜 地方标准 隐病毒(SPLV),确认为脱毒苗。 3. 2 脱毒原原种 信息服务平台 用脱毒试管苗在防虫网室条件下生产的植株,经检测确认不携带规定检测病毒且移栽后成活的植 株,用于繁育原原种苗。 4品种选择 根据当地土壤质地和气候环境选择品种,以“凌紫”为代表的紫薯品种。 5紫薯脱毒方法 主要采用紫薯茎尖分生组织培养方法。 1 DB64/T1620—2019 6茎尖芽诱导培养 6.1茎尖芽诱导培养基 以MS为基本培养基,茎尖芽诱导培养基配方见附表A.1,pH值5.8~6.0。 6.2培养基制备 将配制好的培养基溶液分装于350mL培养瓶,每瓶20mL~25mL,用带透气孔的瓶盖盖紧,在121℃ 条件下灭菌15min,冷却备用。 6.3外植体采集 选择无病虫害、品种纯正的健康植株,切取带腋芽的匍匐茎段,每2个~3个腋芽为一段,用自来 水冲洗30min后,加入1滴~2滴洗洁精,再加入无菌水至水面没过外植体,放在振荡器中摇振30min。 6.4茎尖组织的剥取、接种和芽诱导 在超净工作台上将清洗过的外植体,用75%乙醇消毒30S,用2%的NaC10溶液依据外植体的嫩老 程度浸泡8min~20min(幼嫩的外植体建议用8min~10min,稍老的外植体浸泡时间适当延长),无 菌水冲洗3次~5次后。在超净工作台解剖镜下用解剖刀挑取0.2mm~0.3mm的茎尖,接种于茎尖芽 诱导培养基培养,每瓶接种3个~4个茎尖。 6.5培养条件 温度23℃~25℃,光照强度20001x~30001x,每天光照14h~16h,培养7d~10d。 7继代增殖培养 7.1继代增殖培养基及配制 继代增值培养基配方见附表A.1,pH值5.86.0,制备方法同6.2。 7.2转接 在无菌条件下,将长至约0.5cm高的茎尖苗转接至继代培养基中进行培养,每瓶接种3个~4个茎 尖苗,培养条件同6.5,培养20d~25d后,至再生苗高为10cm~12cm 8病毒检测 8.1检测病毒种类 主要有两种病毒: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PFMV)和甘薯潜隐病毒(SPLV)。 8.2病毒检测方法 病毒检测主要采用酶联免疫试剂盒检测法和植物小叶嫁接检测法。 8.2.1酶联免疫试剂盒检测法 酶联免疫试剂盒检测法,具体检测方法按NY/T1200-2006规定执行。 2 DB64/T1620—2019 8.2.2指示植物小叶嫁接检测法 选择巴西牵牛为指示植物,具体检测方法按NY/T1200-2006规定执行。 8.3抽样方法 抽样方法及数量按NY/T1200-2006规定执行。抽样后样品至于3℃~10℃存放待检测。 8.4去除带病毒株系 检测前先对茎尖脱毒组织培养试管苗进行株系标记,再进行病毒检测,根据检测结果确定无病毒株 系和病毒株系,再根据标记淘汰病毒株系和植株。 9试管苗扩繁 9.1试管苗快繁培养基及配制 试管苗快繁培养基配方见附表A.1,pH值5.8~6.0,制备方法同6.2。 9.2接种 待试管苗长至10cm~12cm时,在无菌条件下,对确认无病毒株系进行试管苗快繁。培养条件同6.5, 试管苗每20d~30d继代一次,60d繁殖系数达40倍~50倍。 10炼苗移栽 10.1炼苗 将培养瓶放置于20+5℃温室中,封口培养3d~8d,打开瓶盖后让幼苗在培养瓶中继续生长3d~5 d。 10.2移栽 10.2.1洗苗 将炼苗处理的试管苗从培养瓶中轻轻取出,放入清水中,漂洗干净表面培养基,根向下竖直放置于 盛有2cm~3cm清水的容器中,放置2h之内完成移栽。 标准不 10.2.2基地选择 选择周边500m内无甘薯及旋花科作物种植,且具有符合GB7413-2009规定的无检疫性病害和隔离 慧服务平台 条件的塑料大棚,通风处覆盖60目尼龙网。 10.2.3基质种类 选用泥炭土、蛭石和疏松土壤(泥炭土:蛭石:疏松土壤=1:1:3)的混合物为基质。 10.2.4基质消毒 脱毒试管苗移栽前40d,密闭大棚,用消毒剂(100倍福尔马林水溶液,按5kg/667m²)对基质及 棚内设施进行喷雾消毒,消毒7d~10d后,通风排除剩余消毒剂。 3

pdf文档 DB64-T 1620-2019 紫薯脱毒原原种繁育技术规程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64-T 1620-2019 紫薯脱毒原原种繁育技术规程 宁夏回族自治区 第 1 页 DB64-T 1620-2019 紫薯脱毒原原种繁育技术规程 宁夏回族自治区 第 2 页 DB64-T 1620-2019 紫薯脱毒原原种繁育技术规程 宁夏回族自治区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6-03 00:20:44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