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20 CCS B31 4115 信 阳 市 地 方 标 准 DB 4115/T 084—2022 潢川州姜(州姜)栽培技术规程 2022 - 02 - 11 发布 2022 - 03 - 11 实施 信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 4115/T 084—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信阳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潢川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信阳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潢川县种子技术服务中心、 潢川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潢川县能源服务站、潢川县谈店乡农业农村服务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程秀洲、芦睿、吴晓娟、程路凯、张俊华、杨涛、彭青、尹付军、王开斌、程 海涛、王天洲、何军、彭斌。 I DB 4115/T 084—2022 潢川州姜(州姜)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潢川州姜的术语和定义、产地选择、品种选择、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贮藏 和窖藏。 本文件适用于潢川州姜的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525 有机肥料 NY/T 3442 畜禽粪便堆肥技术规范 NY/T 5110 无公害食品 蔬菜产地环境条件 NY/T 5226 无公害食品 生姜生产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潢川州姜 在河南省潢川县境内,采用当地农户结合本地自然资源、经历代培育驯化而成的地方品种为种姜, 按照本规程栽培方式生产的具有当地特色品质的生姜。 3.2 姜炕 在烘姜房地面上用砖或土坯砌成的摆放姜种的架子,架子分层,每层间距50 cm~60 cm,层面用竹 子或细木棍并排铺设,铺面上再铺一层编织袋或稻草,下有孔道与烟囱和生火口相通。 3.3 粪肥 以畜禽粪便为原料,按照NY/T 3442的要求,经堆沤、发酵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质量应符合NY/T 525 的规定。 4 产地选择 4.1 产地环境 1 DB 4115/T 084—2022 应符合NY/T 5110的规定。 4.2 地块选择 应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土层深厚,有机质丰富,土壤PH值在5.0~7.0的肥沃砂壤土或壤土地 块为宜。前茬作物为番茄、辣椒、马铃薯等茄科植物的地块或土壤粘重低洼易涝地块不宜作为姜地。姜 地应与茄科植物轮作周期两年以上。 5 品种选择 河南省潢川县主栽的传统地方生姜品种。 6 栽培管理 6.1 种姜准备 6.1.1 选种姜 选择具有潢川州姜品种特征、姜块肥大丰满、皮色黄亮、肉质新鲜、无病虫害、无腐烂、无冻伤、 质地硬、健壮姜块作姜种。 6.1.2 晒姜 选择有阳光的晴天进行摊晒2 d〜3 d。 6.1.3 困姜 把晒好的姜放在黑暗的地方,盖上草帘,促进姜块养分分解。困姜8 d〜9 d,温度保持11 ℃〜16 ℃。 6.1.4 烘姜 三月上旬,将困好的种姜摆放在姜炕架子上,每层摆放种姜的厚度为30 cm〜40 cm。 6.1.5 封炕 种姜在架子摆放好后,炕底封闭。 6.1.6 加温 姜炕用木炭火加温,炕房温度保持在28 ℃± 2℃为宜。加温所用的木炭应选无烟无毒优质木炭, 以免影响种姜的成活率和生长势。 6.1.7 催芽 炕房保温时间持续40 d左右,待种姜长出1 cm〜2 cm长的新芽即可出炕。 6.2 整地 2 DB 4115/T 084—2022 在栽种前的上一年末,姜地封冻前进行深翻,翻耕深度为20 cm~30 cm。在此基础上,春季及早进 行精细整地,使土壤达到无明暗坷垃,上松下实。然后作姜畦,畦宽120 cm~150 cm,四周开挖30 cm 深的排水沟。 6.3 栽种 6.3.1 栽种时间 4月上中旬栽种为宜。 6.3.2 栽种前准备 先把催好芽的种姜掰成小块,每块都带姜芽,块重30 g〜80 g。然后在姜块伤口处喷50%多菌灵可 湿性粉剂500~800倍溶液杀菌,防止病菌感染。 6.3.3 栽种规格 在已整好姜地的畦面上,横向每隔50 cm〜70 cm开25 cm宽的沟,沟深15 cm~20 cm。然后把种姜 摆放在沟里(芽头朝上),株距25 cm~30 cm(适当稀植有利于姜块生长)。 6.3.4 栽种方法 6.3.4.1 栽种覆土与施基肥 种姜在沟里摆放后,按顺序先覆盖2 cm左右厚的细土,然后覆盖一层粪肥,接着再覆盖一层细土, 覆盖厚度以刚盖住姜芽为宜。之后一直到姜苗长30 cm并具有1~2分枝前,姜芽每生长5 cm~8 cm,继 续按顺序先覆盖一层粪肥,再覆盖一层细土,如此反复进行。粪肥以干基为宜,也可在粪肥中掺混少量 二铵或45%(15-15-15)硫酸钾复合肥施用。肥料施用应符合NY/T 496规定,基肥施用总量:单施粪肥 2 2 时,每667 m 施500 kg;掺混化肥时,每667 m 施粪肥300 kg,加二铵或45%(15-15-15)硫酸钾复合肥 15 kg。 6.3.4.2 栽后注意事项 栽后不浇水,水分靠种姜自身与土壤供给。 栽后遮荫,遮荫度50%〜60%。 6.3.5 栽种姜芽量 2 露地栽培每667 m 栽种姜芽量100 kg~150 kg。大棚栽培可适当增加栽种量。 6.4 田间管理 6.4.1 追肥 2 6月上中旬追施提苗肥,每667 m 施用尿素20 kg~25 kg;6月下旬至7月上旬,待姜苗长至60 cm左 2 右,距种姜10 cm〜15 cm,开浅沟施分枝肥,每667 m 施45%(15-15-15)硫酸钾复合肥25 kg〜30 kg; 2 8月中旬,距种姜10 cm〜15 cm,开浅沟施秋肥,每667 m 施45%(15-15-15)硫酸钾复合肥15 kg〜20 kg。 施后封沟覆土。 6.4.2 培土 3 DB 4115/T 084—2022 7月份视生姜生长情况进行培土2次~3次,宜与追肥结合进行,确保姜根不露出土面。 6.4.3 浇水 潢川州姜耐肥、较耐旱。浇水视姜地旱情及天气情况适当浇,浇水不宜过量。浇后及时松土、锄草 和防治病虫害。注意雨后及时排水。 6.4.4 遮阴 6.4.4.1 林姜间作遮阴 潢川州姜主栽模式为林姜间作。即在已有林地间的空地上种植生姜,姜地两边的树木对生姜起到遮 荫作用。 6.4.4.2 遮阳网遮阴 将透光率为50%的遮阳网拉成条幅状位于生姜行间,用立杆固定,幅宽60 cm~65 cm。 6.4.4.3 遮阴高度 在生姜种植前,搭建简易大拱棚,中间最高处2 m,两侧1.8 m。打木桩或水泥桩,高1.8 m。 6.4.4.4 遮阴时间 进入夏季高温干旱季节,7月~9月将4幅~5幅遮阳网按姜地宽缝接在一起,覆盖在已搭建的大棚或 架子上遮荫降温。 7 病虫害防治 7.1 防治原则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优先采用农业防治和生物防治措施,合理采用化学防治措施, 禁止使用国家规定的高毒、高残留农药,鼓励使用双低高效农药和生物农药。并应符合NY/T 5226的规 定。 7.2 农业防治 实行轮作,避免前茬为茄科类作物,选择无病害的姜种,采收后及时清除病株残体,并集中无害化 处理,保证田间清洁。 7.3 物理防治 在成虫始盛期利用其趋光性的特点,可采用振频式杀虫灯进行诱杀。 7.4 生物防治 姜蛆用1.8%阿维菌素乳油2000~3000倍液喷雾或灌根防治;姜瘟病使用(有效成份8亿个/克)蜡质 2 芽孢杆菌每100 kg种姜用240 g~320 g制剂浸泡30 min,用蜡质芽孢杆菌每667 m 施400 g~800 g制剂 顺垄灌根。或用72%新植霉素乳油剂4000倍液灌根防治。 4 DB 4115/T 084—2022 对甜菜夜蛾、姜螟(玉米螟)释放赤眼蜂。将赤眼蜂蜂卡间隔8 m悬挂在树枝、竹竿或稻叶上,在 成虫产卵期或初盛期每亩次释放10000头,每3天放一次,连续释放2次~3次。 7.5 化学防治 7.5.1 农药使用原则 应符合GB/T 8321(所有部分)的要求。 7.5.2 病害防治 姜瘟病用46%氢氧化铜水分散粒剂1000倍~1500倍喷淋灌根预防,或20%噻森铜悬浮剂500倍~600 倍灌根防治,发现病株及时拔除,拔除后用以上药液进行土壤处理,并用石灰打点做标,待生姜收获后, 将此处土壤挖出深埋。 7.5.3 虫害防治 要及时做好虫情观测,在虫害大发生前搞好药剂防治。姜螟用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500倍液或2.5% 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3000倍液喷雾防治;甜菜夜蛾用14%氯虫•高氯氟悬浮剂1500倍~2000倍液喷雾防 治。 8 收获 8.1 起姜时间 起姜时间应在霜降至立冬之间,在霜冻之前完成起姜。 8.2 起姜方法 扒开姜岭上的土层,双手紧握姜上部的茎秆用力上提,抖去姜块茎秆上的泥土,剪去茎基紫色以上 部位的茎叶即可。 9 贮藏和窖藏 9.1 贮藏 “潢川州姜”收获后,随收随贮,适宜贮藏温度为11 ℃左右,空气相对湿度为80%。贮藏时间应不 超过2年。 9.2 窖藏 潢川州姜窖藏方法见附录A。 5 DB 4115/T 084—2022 A A 附 录 A (资料性) 潢川州姜窖藏方法 A.1 地窖选址与消毒 新挖地窖应选在向阳、避风、地势高、干燥、排水方便的地方,窖深4 m~5 m,窖底直径不超过4 m, 加盖防雨雪棚。老地窖要先清除2 cm~3 cm厚的老土层,露出新土层,再用杀菌剂溶液喷洒杀菌。 A.2 生姜入窖摆放 摆放前先在窖底铺一层4 cm~5 cm厚的河沙,在摆姜过程中每间隔一米放10 cm麦秸秆,隔离通风。 把分级后的生姜按级别集中码放,码放时将生姜竖立排紧,一层姜一层沙,沙厚2 cm~3 cm。最上一层 姜距离窖顶30 cm左右。整个过程要轻拿轻放,切勿碰伤姜块。 A.3 入窖管理 窖藏初期因姜块呼吸旺盛,窖内温度较高,不能把窖口完全封闭,要保持通风。但由于储藏初期的 姜脆嫩、易脱皮,窖内温度应保持在20 ℃±2 ℃,使姜愈伤老化、疤痕长平、不再脱皮。窖口需放置 遮阳物,防止阳光射入。 窖内温度降至15 ℃±1 ℃时,在窖口覆盖一层作物秸秆,随着气温的降低逐渐增加压土厚度,直 至压严。 6
DB4115-T 084-2022 潢川州姜(州姜)栽培技术规程 信阳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09-29 23:09:20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