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 standard download
ICS 65.020.20 B23 榆 DB6108 林 市 地 方 标 准 DB 6108/T14—2020 谷子白发病防治技术规程 2020 - 07-28 发布 2020 - 08-01 实施 榆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6108/T14—2020 前  言 本标准是根据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榆林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提出。 本标准由榆林市农业农村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榆林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井苗、薛志和、强羽竹、王彩兰、付治忠、王孟、李振姣、高荣嵘、吴三梅、 张冬霞。 本标准由榆林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负责解释。 本标准首次发布。 联系信息如下: 单位:榆林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联系人:井苗 联系电话:0912-3351693 地址:榆林市上郡南路14号 I DB6108/T14—2020 谷子白发病防治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谷子生产中白发病防治的防治原则、播前准备、适期播种、拔除病株和清洁谷田的技 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榆林市谷子白发病防治的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3 防治原则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采用以农业调控、物理防控为主,化学防控为辅的综合防 治措施。 4 播前准备 4.1 轮作倒茬 与豆类、薯类、玉米、高粱、向日葵等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 4.2 肥料施用 施用充分腐熟无菌肥料。 4.3 选用抗病品种 选择通过国家登记或省级认定的抗病优良品种。建立无病留种田生产健康种子。 4.4 种子处理 选用下列方法之一进行种子处理。种子处理应符合GB/T 8321规定。 4.4.1 温汤浸种 用 55℃温水浸种 10 min。 4.4.2 种子包衣 35%甲霜灵种子处理干粉剂按种子重量0.2~0.3%的剂量加在种衣剂中,按药种比1:50-60进行种子 包衣。 1 DB6108/T14—2020 4.4.3 药剂拌种 35%甲霜灵种子处理干粉剂按种子重量0.2~0.3%的剂量拌种。拌种后晾干及时播种。 5 适期播种 当耕层5-10cm地温稳定通过10℃即可播种。 6 拔除病株 在谷子各个生育期间出现白发病症状时,及时人工拔除并烧毁或深埋。病株禁止饲喂牲畜、沤肥。 白发病症状参见附录A 7 清洁谷田 收获后及时将杂草、谷草和根茬清理出谷田。 2 DB6108/T14—2020 A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谷子白发病症状 谷子白发病从谷种萌发到成熟期有以下几种症状: A.1 芽死 幼芽在出土前,根鞘、幼茎及子叶变色扭曲,严重时导致腐烂,造成出土前死亡现象。 A.2 灰背 出苗后到拔节期发病。植株叶片正面产生与叶脉平行的苍白色或黄白色条纹,背面密生粉状白色霉 层。 A.3 白尖 一般发生在抽穗前。病株顶部2~3片叶丛生,叶尖或全叶黄白,心叶抽出后不能正常展开,呈卷筒 状直立,黄白色。也称为“露心”。 A.4 枪杆、白发 一般发生在抽穗前。白尖逐渐变为褐色,枯死,直立不能抽穗。植株长相形似枪杆。枪杆顶部的叶 片组织纵向分裂为细丝,内部包被的黄褐色粉末(卵孢子)散落,残留灰白色卷曲的纤维束,形似白发。 A.5 刺猬头 抽穗期到成熟期发病。有些病株能抽出穗,但发生各种各样的畸形,病穗上的小花内外颖片伸长呈 尖刺状,整穗如扫帚或刺猬状。病穗开始红色或绿色,后变褐色,组织破裂,散出大量卵孢子。病穗不 结实或部分结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pdf文档 DB 6108-T14—2020 谷子白发病防治技术规程 榆林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 6108-T14—2020 谷子白发病防治技术规程 榆林市 第 1 页 DB 6108-T14—2020 谷子白发病防治技术规程 榆林市 第 2 页 DB 6108-T14—2020 谷子白发病防治技术规程 榆林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09-30 06:58:46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