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 standard download
ICS 67.080.20 CCS B31 3417 池 州 市 地 方 标 准 DB 3417/T 004—2020 鲜食籽莲稻田种植技术规程 2020 - 12 - 29 发布 2021 - 01 - 01 实施 池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 3417/T 004—2020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池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提出。 本文件由池州市农业农村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 池州齐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池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池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池州市绿久丰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胡润、朱勤、卢春梅、纪根学、包伟华、张玲霞、章向祝、熊乐、杨许琴、林 峰、汪茜、施宇、江雅、李程忠、谢小刚。 I DB 3417/T 004—2020 鲜食籽莲稻田种植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鲜食籽莲稻田种植的术语和定义、肥料农药使用原则、品种选择、藕田选择、栽培技 术、采收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池州市及其周边区域鲜食籽莲种植。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量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标准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 5010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转藕头 避免藕鞭串埂和向外生长的早期田间管理措施,操作时将种藕顶部的泥土扒开,露出芽头及莲鞭, 用手将莲鞭托起调整方向后再埋入泥土中。 4 肥料、农药使用原则 肥料使用按 NY/T 496 的规定执行;农药使用按 GB 2763 和 GB/T 8321(所有部分)的规定执行。 5 品种选择 选择产量高、抗病强、品质好、适合鲜食的优良品种,如太空莲36、建选17、建选31等。 6 藕田选择 6.1 产地环境符合 NY /T 5010 中的规定。 6.2 应选择地势平坦、水源充足、排灌便利、肥沃、保水保肥性好的稻田,土壤 pH 值宜为 5.6~7.5。 6.3 藕田宜每 4a~5a 轮换种植一次水稻或其它农作物。 7 栽培技术 1 DB 3417/T 004—2020 7.1 整田施肥 7.1.1 栽种前 15d 整田,前茬若是其它作物应在收获后及时冬翻晒垡。 7.1.2 整田前每 667 ㎡ 宜施生石灰 40kg~60kg、经无害化处理的农家肥 2000 kg 或商品有机肥 150kg~200kg;耙平泥面前每 667 ㎡ 宜加施过磷酸钙 25kg~30 kg、尿素 7.5kg~10 kg、硼肥 1 kg, 并清除杂草。 7.2 藕种要求 7.2.1 藕种纯度应达 95%以上。 7.2.2 单个藕种宜具有 1 个顶芽和 3 个节,无病虫害侵染和严重机械损伤,藕芽饱满完好。 7.3 大田栽植 7.3.1 栽植时间 圩区3月底 ~4月初,丘陵山区4月上旬前后,日均气温达15℃以上或藕田土温 12℃以上时为佳。 7.3.2 栽植密度 行距 2.5m~3 m,株距1.2m~ 1.5 m,每667㎡用种量200支~250支。 7.3.3 栽植方法 按7.3.2规定的行株距将待栽藕种均匀排放在耙平的泥面上,每穴排整藕 1 支或子藕 2 支~4 支, 田周芽头向内,田间芽头朝向整行相对。然后依次将藕种顶芽向上,与泥面呈15°~20°倾斜插入土, 藕头入土深度 10cm 左右,尾梢宜微微翘露泥面。 7.4 田间管理 7.4.1 追肥 当植株长出l~2片立叶时,每667㎡施尿素10kg~15 kg;籽莲花芽开始抽生时,每667㎡用尿素5 kg、 复合肥15kg,加适量硼、镁、锌等微量元素肥料拌匀施用;籽莲采收高峰期,毎15d~20d追肥1次,每 次每667 ㎡施复合肥10kg、尿素5 kg、硫酸钾3 kg;籽莲采摘后期,酌用l%尿素,或0.1%~0.2%磷酸 二氢钾加或0.05%~0.1%硼酸。追肥宜在晴天叶面无水珠时进行,可采用无人机作业。 7.4.2 水层调控 遵循“前浅、中深、后浅”的原则。移栽期至萌芽阶段保持水深 3 cm~5 cm; 立叶及分枝逐渐加 深水层至 15 cm~20 cm;封行后水深保持 20 cm 以上,遇高温天气则适当提升水位;枯荷越冬时保持 水深5cm~10cm。 7.4.3 补苗疏苗 及时检查藕苗生长情况,发现缺苗应立及时补栽。对于连作藕田,除预留植株外,首批莲蓬成熟前, 应及时釆摘藕带。 7.4.4 转藕头 发现新抽生的卷叶距田埂 1 m 左右时,宜根据生长情况,间隔3d~5d于晴天下午转藕头一次。 7.4.5 除杂株 2 DB 3417/T 004—2020 出现杂株时,宜用10%草甘膦5倍~10倍液注射其叶梗和花柄予以杀灭。 7.4.6 疏叶保叶 7.4.6.1 在籽莲封行时摘除部分浮叶、枯黄叶;盛花期摘除无花立叶、枯叶及死花;采莲时,如立叶 过密,则每采摘一蓬,随手摘除同一节上的荷叶。 7.4.6.2 8 月下旬停止摘叶,并喷施叶面肥 1 次~2 次。 7.4.7 辅助授粉 开花结实期,每2h㎡~3.3 h㎡设置1个蜂箱进行辅助授粉。 7.4.8 清除杂草 栽种前结合整田清除杂草;栽种后至荷叶封行前,视情每10d~15d人工除草一次。 7.5 病虫害防治 7.5.1 防治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合理使用化学防治。 7.5.2 莲藕腐败病 选用抗病品种、栽植无病藕种、实行水旱轮作。定植前对藕种用7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00倍溶液消 毒,定植后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集中销毁。 7.5.3 莲藕褐斑病 发病初期即采取药剂防治,每667 ㎡用7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g兑水60 kg喷雾1次,安全间隔期10d; 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50g兑水60 kg喷雾1次,安全间隔期20天。 7.5.4 斜纹夜蛾 每2h㎡设置1台频振式杀虫灯或每667 ㎡ 设置1个性引诱器诱杀成虫;人工摘除卵块或捕杀3龄以前 幼虫;转移后的幼虫毎667㎡用Bt粉剂40g兑水60kg喷雾防治,或5%甲维盐20ml乳油兑水60kg喷雾1次, 安全间隔期7天。 7.5.5 莲缢管蚜 用黄板诱杀有翅成虫;或每667㎡用吡蚜酮可湿性粉剂20g兑水60 kg喷雾1 次,安全间隔期10d。 7.5.6 食根金花虫 水旱轮作,清除田间和田周杂草;或放养泥鳅、黄鳝等捕食幼虫;或每667㎡用15kg~20kg茶籽饼, 捣碎后用水浸泡24 h,将浸泡后的茶籽饼渣液施于田间;或每667㎡用40%辛硫磷200ml兑水60kg于晴天 傍晚喷施田埂四周。 8 采收 8.1 采摘时间 3 DB 3417/T 004—2020 一般6月中下旬开始采摘;集中采摘期为7月~8月,期间每日采收1次,其他时期宜每3d~4d采收1 次。作业时间宜在销售当日凌晨或前一天傍晚。 8.2 适采对象 外观充盈、籽粒饱满,莲籽与莲蓬孔格结合紧密,莲蓬下垂至90°左右,莲籽露出蓬面直径7mm~ 10mm,莲籽顶部呈淡青绿色,莲心3mm~5mm,莲籽外壳呈绿色或黄绿色,口感脆嫩微甜。一般在单株开 花后12d~15d达标。 8.3 采收方法 采摘人员可带背篓或编织袋下田采收,宜按2m~3m一行相对固定路线巡回作业,采下的鲜食籽莲保 鲜和贮运温度宜控制3℃~5℃。 4

pdf文档 DB3417-T 004-2020 鲜食籽莲稻田种植技术规程 池州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417-T 004-2020 鲜食籽莲稻田种植技术规程 池州市 第 1 页 DB3417-T 004-2020 鲜食籽莲稻田种植技术规程 池州市 第 2 页 DB3417-T 004-2020 鲜食籽莲稻田种植技术规程 池州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09-30 09:08:06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