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93.080 CCS P 666 安 34 3 徽 省 地 方 标 准 DB 34/T 3710—20200 预 预制混 混凝土 土劲性 性体复 复合地 地基技 技术规 规程 C Code of prractice forr precast reeinforced concrete pile p compoosite foun ndation 2020 - 11 - 27 发布 发 2020 - 12 1 - 27 实施 实 安徽省市场 安 场监督管理 理局 发 布 DB 34/T 3710—2020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安徽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建华建材科技(安徽)有限公 司、安徽宏泰交通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交通勘察设计院有限 公司、安徽省建筑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中机第一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安徽省建筑科学研究设 计院、安徽永固桩基工程有限公司、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中水淮河规划设计研究有限公司、安 徽省七星工程检测有限公司、安徽省高速公路试验检测科研中心有限公司、安徽省中兴工程监理有限公 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修和、秦卫、温广军、朱先祥、周银宝、郭强、赵华宏、郭建雷、张晓阳、 李华治、秦长宽、崔伟、李新斌、程进祥、琚青松、张国龙、朱旋、王剑锋、吴磊磊、李昊煜、潘锋、 袁瑞、余灏、陈孝愿、王育刚、马超。 I DB 34/T 3710—20200 预制混 混凝土劲 劲性体复合 合地基技 技术规程 程 1 范围 本文 文件确立了预 预制混凝土劲 劲性体复合地 地基应用的总体要求,并规 规定了劲性体 体质量要求、劲性体复合 合 地基的设 设计、施工、检验和验收 收。 本文 文件适用于公 公路工程中预 预制混凝土劲 劲性体复合地 地基的设计、施 施工、检验和 和验收,其他 他行业可参照 照 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 列文件中的内 内容通过文中 中的规范性引 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 少的条款。其 其中,注日期的 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 期对应的版本 本适用于本文 文件;不注日 期的引用文件 件,其最新版 版本(包括所 所有的修改单 单)适用于本 本 文件。 GB 50007 建筑 筑地基基础设 设计规范 GB 50164 混凝 凝土质量控制 制标准 GB 50204 混凝 凝土结构工程 程施工质量验 验收规范 GB 50661 钢结 结构焊接规范 范 GB/T 13476 先张法预应力 先 力混凝土管桩 桩 GB/T 50783 复合地基技术 复 术规范 JTGG 3363 公路 路桥涵地基与 与基础设计规 规范 JTGG F80/1 公路 路工程质量检 检验评定标准 准 第一册 土建工程 土 JTGG/T D31-02 公路软土地 地基路堤设计 计与施工技术 术细则 JGJ 94 建筑桩 桩基技术规范 范 JGJ 340 建筑地基检测技术 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 列术语和定义 义适用于本文 文件。 3.1 预制 制混凝土劲性 性体 precas st reinforcced concrete pile 一种 种用于地基处 处理的离心成 成型先张法预 预应力混凝土 土薄壁管桩,其壁厚小于G GB/T 13476 6规定的最小 小 壁厚,简 简称“劲性体 体”。 3.2 预制 制混凝土劲性 性体复合地基 基 precast reinforced concrete pile p compossite founda ation 使用 用机械设备将 将劲性体沉入 入地基中,置换 换天然地基的 的部分土体,并在劲性体 体顶部设置桩 桩帽和加筋垫 垫 层,形成 成由劲性体及 及其周围土体 体、桩帽、加 加筋垫层共同承担荷载的地 地基,简称 “劲性体复合 合地基”。 1 DB 34/T 37710—2020 3.3 复合地 地基承载力特 特征值 chara acteristic value of composite c foundation bbearing cap pacity 载荷试 试验测定的复合地基压力变 变形曲线线性 性变形段内,规定的变形 形所对应的压 压力值,其最大 大值为比 例界限值。 3.4 加筋垫 垫层 replacement layer of tensille reinforc cement 在垫层 层材料中铺设单层或多层水 水平向加筋材 材料形成的垫 垫层。 3.5 加筋材 材料 reinfoorcing material 设置于 于土或填料中,用于改善土 土或填料力学 学性能,并由 由土工合成材 材料制成的条 条带状或网格 格状材料。 3.6 面积置 置换率 replacement rat tio 劲性体 体横截面面积与所分担的处 处理地基面积 积之比。 3.7 夯填度 度 compaction degree 夯实或 或压实后的加筋垫层厚度与 与虚铺厚度的 的比值。 4 总体要求 求 4.1 劲性体 体适用于路堤 堤及小型构造 造物下的淤泥 泥、淤泥质土 土、黏性土、粉土、砂土等 等土层的处理 理,地基 条件复杂或 或有特殊要求时应进行研究论证后方可 可使用,地基 基土和地下水 水对劲性体混 混凝土及钢筋 筋有中、强 腐蚀性时不 不宜采用。 4.2 劲性体 体复合地基施 施工前应根据 据工程需要进 进行成桩工艺 艺试验及载荷试验。 4.3 劲性体 体复合地基施 施工过程中以 以及施工完成 成后,应按现行 行有关标准的 的规定进行沉 沉降和水平变 变形监测。 5 劲性体质 质量要求 5.1 劲性体 体混凝土强度 度等级不应低 低于 C60。 5.2 劲性体 体的制作、规 规格及质量要 要求应符合附 附录 A 的规定 定。 6 设计 6.1 一般规 规定 6.1.1 6.1.2 6.1.3 6.1.4 6.1.5 a) b) c) 2 劲性 性体复合地基 基应根据工程 程地质勘察报 报告、场地环 环境、荷载、变形控制要求 求等进行设计 计。 劲性 性体复合地基 基应按沉降和 和承载力双控 控的原则进行 行设计。 劲性 性体应按摩擦 擦型桩进行设 设计。 劲性 性体复合地基 基中的劲性体 体和桩间土在 在荷载作用下 下应能共同承担荷载。 劲性 性体复合地基 基设计应包括 括下列内容: 劲 劲性体的外径 径、长度、间距、桩帽设计 计及受力计算 算; 垫 垫层设计,包 包括垫层构造形式、加筋材 材料选用及垫 垫层受力计算 算; 劲 劲性体承载力 力验算; DB 34/T 3710—20200 d) 6.2 地基沉降计 计算及稳定性 性验算。 构造要求 6.2.1 劲性体复合地 地基的构造示 示意见图 1。 4 3 3 5 2 1 4 6 6 图中 中: 1——劲性体; 2——桩帽; 3——加筋垫层; 4——加筋材料; 5——填芯混凝土 土; 6——劲性体接头 头。 图1 6.2.2 劲性 性体复合地基 基的构造示意图 劲性体的外径 径宜取 300m mm~600mm。 6.2.3 劲性体的接头 头应符合下列 列规定: a) 单桩接头数 数量不宜超过 过 3 个; b) 同一水平截 截面内的接头 头数量百分率 率不应大于 50 0%; c) 相邻劲性体 体的接头位置 置错开距离不 不应小于 1m。 6.2.4 劲性体顶部应 应采用填芯混 混凝土进行封 封闭,填芯高 高度不宜小于 于劲性体外径 径的 3 倍,填 填芯混凝土强 强 度等级不 不宜低于 C30 0。 6.2.5 劲性体顶部应 应设置强度等 等级不低于 CC30 的混凝土 土桩帽,劲性 性体顶部进入 入桩帽不宜小于 50mm,且 且 桩帽应符 符合下列要求 求: a) 桩帽面积与 与单桩处理面 面积之比不宜 宜小于 25%; b) c) 宜采用现浇 浇方形桩帽,当采用预制 制桩帽时应有 有可靠的连接措施; 边长不宜小 小于 1000mm,厚度不宜小 小于 200mm,上边缘宜设 设置不小于 200mm 宽的 45° °倒角。 6.2.6 桩帽与路堤填 填土或小型构 构造物基础间 间应设置加筋 筋垫层,垫层 层厚度应根据 据劲性体的间 间距、劲性体 体 的竖向变 变形刚度、沉 沉降控制要求 求等综合确定 定,宜取 300m mm~500mm。 6.2.7 劲性体宜按正 正方形或正三 三角形布置, 间距应根据 据地基土性质 质、复合地基 基承载力、上 上部结构构造 造 要求以及 及施工工艺等 等确定,宜取 取 5 倍~8 倍劲 劲性体外径,且布置范围 围应考虑稳定 定性要求。 3 DB 34/T 37710—2020 6.3 劲性体 体单桩设计 6.3.1 6.3.2 6.3.3 劲性 性体长度应根 根据承载力、变形及稳定 定性的要求,通过计算确定。 劲性 性体的单桩竖 竖向极限承载 载力应通过静 静载荷试验确 确定。 劲性 性体应按式(1)验算单桩 桩承载力: Fcap ≤ Ra ·············································································· (1) 式中: Fcap — ——相应于荷 荷载效应标准 准组合时,作 作用于劲性体 体顶部的荷载(kN); Ra —— —劲性体单桩竖向承载力 力特征值(kkN),必要时 时应按JGJ 94计入负摩阻 阻力的影响。 6.3.4 6.3.5 劲性 性体顶部荷载 载的计算应符 符合 JTG/T DD31-02 的规定 定。 劲性 性体的单桩竖 竖向承载力特 特征值应按式 式(2)计算: Ra Quk / K ··········································································· (2) 式中: Ra —— —单桩竖向承 承载力特征值 值(kN); Quk —— —单桩竖向抗 抗压极限承载 载力标准值 (kN); K —— —安全系数,取2.0。 6.3.6 初步 步设计时,采 采用锤击法、静压法的劲 劲性体的单桩 桩竖向极限承 承载力标准值可 经验参数 可根据土层经 按式(3)估 估算: Quk uqsik li Ap qpk ····················
DB34-T 3710-2020 预制混凝土劲性体复合地基技术规程 安徽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09-30 14:34:56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