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 standard download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文件分类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批量下载
ICS 65.080 CCS B 23 江 DB4407 门 市 地 方 标 准 DB 4407/T 95—2021 茨菇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arrowhead production 2021 - 12 - 18 发布 江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1 - 12 - 18 实施 发 布 DB4407/T 95—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江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恩平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恩平市农业农村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官利兰、岑越彪、冯健超、何艺超、陈健章、冯玉环、李水源、谭乾开。 I DB4407/T 95—2021 茨菇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茨菇生产技术规程的术语和定义、环境条件、品种、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 防治、采收、产品质量安全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我市茨菇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2763-201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T 8321-2000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1276-2007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NY/T 5010-2016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茨菇 arrowhead 茨菇(学名:Sagittaria sagittifolia)是江南常见的一种水生蔬菜作物。又称茨菰、慈菇。植株高 大。叶丛生,基部有许多根须。根部附近生出纤细匍匐枝,秋后枝端膨大呈球茎,球茎直径达3cm。 3.2 匍匐茎 creeping stem 植株长大后,从各短缩茎的叶腋中抽生的地下茎。 3.3 球茎 bulb 由伸长的匍匐茎先端几节膨大而成的地下茎,球茎是收获的主要产品器官。 3.4 压苗 seedling pressing 定植后,分株幼苗长出泥面时,用手深入泥中掐断连接分株幼苗的匍匐茎,将长出泥面的分株幼苗 斜压入泥中 10cm 左右,控制群体分株,促进主苗壮旺和球茎肥大的栽培措施。 3.5 捺叶 remove old leaves 1 DB4407/T 94—2021 将植株外围老叶连同叶柄捺入植株旁泥中的栽培措施。 4 环境条件 茨菇种植田块环境应符合NY/T 5010 规定。选择土质为沙壤土、淤泥层厚度20cm以上、土壤pH值在 6.0~7.5之间、水源充足、排灌方便、生态环境环境条件良好、远离污染源的水田或池塘。 5 品种 当地主栽茨菇品种。 6 留种 在上一年茨菇种植田块筛选符合本品种典型特征、大小适中、健壮的茨菇苗作为种苗。留种田块留 种期间避免使用除草剂。 7 育苗 7.1 育苗田块的准备 选择交通方便、土壤肥沃、排管方便的田块作为育苗田块,育苗田块与种植田块面积比为1:5。育 苗田块回水将田块用拖拉机耙好,每亩撒施有机肥600kg~800kg沤田,同时用5%阿维菌素稀释150倍喷 雾杀福寿螺,进水口用20目纱网围住减少福寿螺随水进入育苗田块。育苗前3天再用拖拉机耙田一次, 耙平后田间保持3~5cm浅水层,准备育苗。 7.2 育苗时间 一般7月上旬开始育苗。苗龄30~35d。 7.3 育苗操作 从留种田块连根挖起慈菇种苗,若匍匐茎相连的茨菇苗将匍匐茎掐断成单株,掰去老叶,每株保留 3片叶,3~5cm根,选择长势一致、符合品种典型特征、大小适中、无病虫害的茨菇种苗移植于育苗田 2 块进行扩繁,株行距为30cm×35cm,6000~6500株/666.7m 。 7.4 育苗管理 育苗田块保持3cm左右浅水层。育苗期间注意防虫,进行1~2次捺叶,保留3~4片叶即可。幼苗高 25~30cm时即可移栽。 8 定植 8.1 大田准备 移栽前15天左右,大田回水耙平,保持5~8cm水层。每亩施腐熟有机肥600kg~800kg或复合肥 (15-15-15)25kg,同时用5%阿维菌素稀释1500倍喷雾杀福寿螺,进水口用20目纱网围住减少福寿螺随 水进入大田。移栽前3天,再耙田一次,耙平后田间保持1~2cm浅水层,准备移栽。 2 DB4407/T 95—2021 8.2 定植方法 田块准备好后,从育秧田块挑选长势一致、符合品种典型特征、大小适中、健壮的茨菇苗,连根挖 起茨菇苗,将匍匐茎相连的茨菇苗匍匐茎掐断,单株分开,掰去老叶,每株保留3片叶,3~5cm根,人 工定植、株行距为30cm×35cm,栽植深度为8~10cm为宜。定植结束后,保持田间3cm左右浅水即可,防 止茨菇苗倒伏。 9 田间管理 9.1 水层管理 浅水勤灌,严防土层干至出现裂缝,一般植株生育期保持水层3~5cm。 9.2 追肥 追肥坚持少量多次的原则。定植15天后开始抽发新叶进行第一次追肥,此后根据叶片颜色和长势 10~15天追肥一次。追肥方案详见表1。 表1 9.3 慈菇追肥方案 2 追肥 肥料名称 施肥量(kg/666.7m ) 第一次追肥 尿素 5 第二次追肥 尿素 7.5 第三次追肥 复合肥(24-7-19) 12.5 第四次追肥 复合肥(15-15-15) 15 中耕除草 2 第一次追肥同时配合施用30ml/666.7m 丁草胺进行除草。 9.4 压苗捺叶 10月上旬进行第一次压苗、捺叶,保留2片叶;11月上旬进行第二次压苗、捺叶,保留2片叶。 10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遵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农药使用应符合GB/T 8321-2000和NY/T 1276-2007 的要求。主要防治福寿螺和钻心虫。可选用苏云金杆菌喷雾防治或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1000倍 液喷雾防治。其次注意防治蚜虫。可利用黄板诱杀有翅成虫,也可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 或25%噻虫啉可湿性粉剂5000倍液喷雾防治。 11 采收期 茨姑茎叶枯黄至次年球茎发芽前,随时均可采收。采收期在春节前后,共50天左右。 3 DB4407/T 94—2021 12 采收 适时采收,具体方法:用三齿耙将茨菇整株耙起翻转,人工捡起慈菇球茎,挑选皮色浅蓝、无损伤、 单球重≥50g的作为商品茨菇。 13 产品质量安全要求 产品应符合GB/T 2763-2019的规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DB 4407-T 95-2021 茨菇生产技术规程 江门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赞助2.5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2.5元下载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09 07:25:47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397.7 KB)
分享
友情链接
DB36-T 1369-2020 塔架在线监测技术规程 江西省.pdf
GB-T 20273-2019 信息安全技术 数据库管理系统安全技术要求.pdf
JR-T0060-2021 证券期货业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pdf
中国移动 量子“Q波”技术白皮书 2022 .pdf
GM-T 0035.2-2014 射频识别系统密码应用技术要求 第2部分:电子标签芯片密码应用技术要求.pdf
GB-T 30013-2013 城市轨道交通试运营基本条件.pdf
NY-T 3926-2021 农作物品种试验规范 蔬菜.pdf
GB-T 34583-2017 加氢站用储氢装置安全技术要求.pdf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pdf
T-CVMA 45—2020 犬腺病毒PCR检测方法.pdf
DB32/T 4417-2022 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标准 江苏省.pdf
T-CESA 1045—2019 智能音箱技术规范.pdf
GB-T 17873-2014 纯氖和高纯氖.pdf
DB5301-T 62-2021 滇池流域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要求及限值 昆明市.pdf
GB-T 37735-2019信息技术云计算云服务计量指标标准文件.pdf
GB-T 42654-2023 铜及铜合金海水冲刷腐蚀试验方法.pdf
TCESA 1156-2021 信息技术服务 从业人员能力评价指南 运行维护服务.pdf
DB31-T 1214-2020 工业烘箱经济运行与节能监测 上海市.pdf
如何结合使用TOGAF® 和IT4IT™ 标准.pdf
GB-T 35280-2017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技术产品安全检测机构条件和行为准则.pdf
1
/
3
8
评价文档
赞助2.5元 点击下载(397.7 K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2.5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