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 standard download
DB3213 B30 宿 迁 市 地 方 标 准 DB 3213/ T1013—2019 蔬菜基地建设管理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establishment and management of Vegetable bases 2019 - 08 - 30 发布 宿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19 - 09 - 30 实施 发 布 DB3213/ T1013—2019 前  言 为规范蔬菜基地建设管理规范,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按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编写。 本标准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宿迁市农业农村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宿迁市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宿迁市设施园艺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何井瑞、孙锦、吕良贺。 I DB3213/ T1013—2019 蔬菜基地建设管理规范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蔬菜基地建设的选址条件、基础设施、生产设施、配套设施、田园风貌、生产作业、 产品准出、质量管理。 本规程适用于宿迁地区蔬菜基地建设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5618-20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 16715(所有部分) 瓜菜作物种子质量标准 NY/T 2970-2016 连栋温室建设标准 NY/T 496-2010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5010-2016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DB32/T 1589-2013 苏式日光温室(钢骨架)通用技术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通用于本文件。 3.1 蔬菜基地(Vegetable base) 以栽培蔬菜为主,大量供给城市蔬菜的地区。 3.2 钢架大棚(Steel frame greenhouse) 用卡具、套管连接棚杆组装成棚体,覆盖薄膜用卡膜槽固定的大棚。 3.3 连栋大棚(Multi-span greenhouse) 连栋温室是把原有的独立单间温室,用科学的手段、合理的设计、优秀的材料将原有的独立单间模 式温室连起来。 3.4 1 DB3213/ T1013—2019 日光温室(Solar greenhouse) 日光温室是节能日光温室的简称,又称暖棚,由两侧山墙、维护后墙体、支撑骨架及覆盖材料组成, 是我国北方地区独有的一种温室类型。 4 选址条件 4.1 地块要求 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土壤中Hg、Cd、Pb、As、DDT等含量符合GB 15618-2018;交通便利,已经规 划农村公路建设的通达区域;水源充足,旱能浇、涝能排。灌溉水应是深井地下水或水库等清洁水源。 4.2 环境要求 远离污染源,生态条件良好,土壤、空气、灌溉水质量符合NY/T 5010-2016,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 4.3 规模大小 2 2 集中连片规划65 hm 以上,设施蔬菜基地设施内面积10 hm 以上。 5 基础设施 5.1 生产道路 基地田间道路一般按照机耕路、生产路两级布局。要适应现代化和机械化,统一规划、布局合理, 与邻近公路贯通,内部主要功能区通达率100%。 5.1.1 机耕路 按照机耕干道和机耕支道布局。机耕干道满足农业机械双向通行,采用泥结实路面,路基面宽5 m, 嵌安块石宽4 m,厚0.25 m,铺面连沙石料宽4 m,厚0.05 m;铺面泥结实宽4 m,厚0.1 m;每100 m处 安置预制砼管涵洞,直径0.5 m。 5.1.2 板车路 根据蔬菜基地规划设计,路基面宽2 m,浇筑200号混凝土砼路面,砼宽1.5 m,厚0.1 m,每100 m 安加厚砼管涵洞,直径0.3 m。 5.1.3 会车点 2 按每(15~20)hm 规划建设一个,宽2 m、高1.8 m,75号砂浆砌砖,制安250号混凝土砼盖板,钢 筋制安,100号砂浆抹面。 5.1.4 田间便道 路基面宽1 m,浇筑200号混凝土砼路面,砼款1.2 m,厚0.1 m以上。 5.2 水系 建设与基地相适应的输水、排水、蓄水等灌排系统,做到日降水300 mm能排出,百日无降水能灌溉。 沟系建设体现生态化、实效化,提倡排灌一体化,做到“围沟、腰沟、操作沟”相配套。 2 DB3213/ T1013—2019 5.2.1 围沟 一般围沟底宽40 cm,深(70~80)cm,采取生态化模式硬化。 5.2.2 腰沟 每隔(60~80)m建腰沟,沟底宽(30~35)cm,沟深(40~50)cm,提倡安装预制砼U型槽。 5.2.3 操作沟 视种植作物而定,沟宽(30~35)cm,深(15~20)cm,一般不硬化。 5.3 蓄水池 2 3 每(2~3)hm 建60 m 蓄水池,深2 m,长、宽因地形确定,用75号砂浆砌砖,浇筑150号混凝土砼 池底,制安250号混凝土砼盖板,钢筋制安,100号砂浆抹面。 5.4 桥涵闸 桥、涵、闸、坝等建筑物设施配套齐全,机耕路桥涵承载10 t以上。农桥宽度与所连接道路相适应, 不少于5 m,涵洞根据无压或有压要求确定拱形、圆形或矩形横断面形式,承压较大的涵洞洞顶填土厚 度不应小于1 m。 5.5 喷滴灌 蔬菜基地提倡应用肥水一体化的滴灌设备,永久性露天蔬菜基地根据种植品种配套使用喷滴灌设 备。 6 生产设施 6.1 钢架大棚 钢架塑料大棚一般南北走向,适应机械化操作需要,跨度不小于6 m,长度不低于60 m,不超过80 m, 顶高不小于2.3 m,肩高不小于1.2 m。建设技术要求符合DB32/T 1589-2013。提倡建设跨度8 m以上的 钢架塑料大棚。 6.2 日光温室 日光温室以东西走向,南偏西或南偏东不宜超过5°。东西长度不少于60 m,不超过80 m,外跨 8.5~9.0 m,屋脊矢高3.3~3.5 m。建设技术符合DB32/T 1589-2013。 6.3 连栋温室 连栋温室单体建筑大小根据通风方式确定。自然通风温室,通风方向的长度40 m左右,建筑面积 2 2 (1000~3000)m 。机械通风温室,通风方向长度(30~60)m,建筑面(3000~5000)m 。温室跨度不 少于6 m,开间规格不少于3.0 m,檐高不少于3.5 m。建设技术符合NY/T 2970-2016。 6.4 看护用房 2 2 看护用房布局合理,一般每15 hm 建不超过15 m 的看护房。 7 配套设施 3 DB3213/ T1013—2019 7.1 农资存放室 2 2 每35 hm 建设一个200 m 的农资临时存放室。 7.2 产品检测设施 有单独检测用房,配套农残快检设备,配套空气环境、土壤环境等快检设备。 7.3 育苗中心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建立配套的育苗温室,大棚等育苗设施,夏季和秋季应当配有遮阳网和防虫网, 购买不同规格的穴盘作为育苗容器,用草炭、蛭石等作为基质。育苗中心应当建立项目扶持,专家指导, 业主运作的市场化机制。 7.4 示范基地 2 每个蔬菜基地应当建设一个(1~4)hm 的生产示范片,集中示范展示不同新品种的蔬菜和先进的 生产技术。 7.5 智能监控系统 安装监控系统,利用快速监测技术,对蔬菜进行实时监控,确保蔬菜质量的安全。 7.6 预冷及冷藏设施 根据种植品种需要设置田头预冷、冷藏库(柜)、冷链包装分拣等设施。 8 田园风貌 8.1 基地标识 在基地入口或临路显著位置树立标牌,标明基地地点、建设单位、建设规模、主栽品种、基地负 责人、技术负责人、安全监管员以及基地规划图等。标牌地面上高度不小于4.5 m,宽度不小于6 m。 8.2 8.2.1 生态绿化 绿化要求 遵循彩色化、多样化、效益化相结合的原则,因地制宜优选绿化苗木,做到田容美观、地不露土、 整齐划一。 8.2.2 植物配置 基地外围路、沟、渠栽植乔木;基地内南北向沟、渠、机耕路和空闲地提倡种植低矮观赏性经济乔 木或灌木,树高不超过2.5 m,树冠直径不超过2.0 m,地面辅以易管养的草皮或适于观赏的露地蔬菜; 基地内东西向沟渠、生产路和空闲地宜栽植低矮灌木或种植易管养的草皮、适于观赏的露地蔬菜。 8.3 田园清理 残枝落叶、尾菜和杂草清理干净,100%集中无害化处理。农药、肥料等废弃包装物回收率100%,废 弃农膜回收率95%,道路两侧、沟渠河道无杂草,保持田园清洁整洁。 4 DB3213/ T1013—2019 9 生产作业 9.1 品种选择 采用优质、高产、抗病虫品种。种子质量应满足标准GB/T 16715(所有部分),标准之外的种子, 采用正规厂家生产,证件齐全的包装种子。 9.2 耕作制度 茬口安排合理,轮作间套科学,适时休耕闷棚,有效防治连作障碍。适宜蔬菜全面推行垄作或高畦 覆盖地膜栽培。 9.3 机械作业 全程机械化生产,配套播种、移栽、施药、采收等机械设备。 9.4 穴盘育苗 根据不同品种的播种要求,采用不同规格的穴盘做容器,用泥炭、蛭石等重量轻、疏松透气的无土 材料作为基质,进行精量播种。 9.5 水肥管理 基地肥料的使用按照测土配方施肥的基本要求,优先使用有机肥,其他肥料的使用参照标准NY/T 496-2010。 9.6 病虫防控 基地生产中防虫、治病以物理、生物防治为主,采用频振式杀虫灯、黄板、性诱剂等技术,在确定 需要使用农药的情况下参照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T 8321。 10 产品准出 10.1 销前检测 蔬菜采收和销售之前要自检或委托有资质的机构检测,不合格的产品不采收、不上市。 10.2 分等分级 实行分等分级销售。 10.3 包装标识 产品张贴标签或二维追溯码,标识内容清晰、明确。应包括蔬菜品名、产地、生产者、采收期、净 重、质量等级等内容,包装材料不得对产品造成二次污染。 10.4 产品认证 通过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提倡申报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鼓励有条件的蔬菜 基地申报地理标志登记。 10.5 产品品牌 5 DB3213/ T1013—2019 申请登记企业品牌、商标,100%品牌化销售。 11 质量管理 11.1 安全监管 每个基地至少配备1名专(兼)职质量安全监管员,负责田间生产档案、检测记录、销售记录等日 常管理工作,做到文件资料分类归档及时,保存完好齐全。档案记录保存2年以上。 11.2 农药管理 使用的农药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所用农药能提供登记许可证明

pdf文档 DB3213-T 1013-2019 蔬菜基地建设管理规范 宿迁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213-T 1013-2019 蔬菜基地建设管理规范 宿迁市 第 1 页 DB3213-T 1013-2019 蔬菜基地建设管理规范 宿迁市 第 2 页 DB3213-T 1013-2019 蔬菜基地建设管理规范 宿迁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2 22:52:18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