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 standard download
ICS 59.080.30 W33 DB5110 四 川 省 ( 内 江 市 ) 地 方 标 准 DB 5110/ T 28—2020 地理标志产品 隆昌夏布 2020 - 10 - 26 发布 内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 - 11 - 01 实施 发 布 DB5110/T 28-2020 前  言 隆昌夏布是隆昌市传统手工制品,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人文历史背景。 为规范隆昌夏布生产、保护传统工艺,特制定隆昌夏布的地方标准。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编写。 本文件由内江市经济和信息化管理局提出并归口管理。 本文件由隆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起草。 本文件由内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发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叶拥军、李林芝、金瑞洪、喻水云、程鹏、钟肃灵。 本文件于 2020 年 10 月 26 日发布,于 2020 年 11 月 1 日实施。 DB5110/T 28-2020 地理标志产品 1 隆昌夏布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地理标志产品 隆昌夏布的适用范围、苎麻种植、夏布编织、质量要求、检验方法、 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隆昌市行政区域内生产的隆昌夏布。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50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GB/T 250-2008,ISO 105-A02-1993 IDT) GB/T 3923.1 纺织品 织物拉伸性能 第1部分: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条样法)(GB/T 3923.1-2013,ISO 13934-1-1999 MOD) GB/T 4666 纺织品 织物长度和幅宽的测定(GB/T 4666-2009,ISO 22198-2006 IDT) GB/T 4668 机织物密度的测定(GB/T 4668-1995,ISO 7211-2-1984 NEQ) GB/T 7699 苎麻 GB/T 9995 纺织材料含水率和回潮率的测定 烘箱干燥法(GB/T 9995-1988,ASTM D 2654-1989,ISO 2060-1994,ISO 6741-1-1989 MOD) FZ/T 33002 苎麻本色布 DB51/T 426-2004 苎麻生产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GB 7699 和 DB51/T 426-2004 中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苎麻 苎麻属荨麻科(Urticaceae)苎麻属(Bochneria)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可进行多季收割,苎麻第 一季收割称头麻、第二季收割称二麻,以此类推,苎麻一年最多可收割四季。其色泽均匀,柔韧性强, 最适合于手工制作高端麻织品。 3.2 麻兜 苎麻地下茎与根的总称。 3.3 DB5110/T 28-2020 脚麻 不能正常生长的弱小植株,一般指苎麻黑杆始期植株群体中不足正常株高1/3的植株。 3.4 成熟天数 指苎麻植株出苗到纤维成熟所经历的天数,成熟期在170天以下的为早熟品种;在171天~190天为 中熟品种;在191天以上为晚熟品种。 3.5 绩麻线 将原麻用手指甲划成细小麻线并连接成长线。 3.6 绕线 将长麻线绕在一短竹筒上,一定数量后抹下成线团。 3.7 整经 将一定根数的经纱按规定的长度和宽度平行卷绕在经轴或织轴上的工艺过程。 3.8 绕芋子 按织布梭大小将麻线绕出一小团麻线。 4 苎麻种植 4.1 产地环境条件 海拔高度 500 m 以下,年平均气温 16 ℃~20 ℃,年降水量 800 mm 以上。背风向阳,有一定排 灌条件,土壤疏松肥沃、PH值 5.5~7.0,富含有机质。 4.2 品种选择 选用抗病、优质丰产(原麻年亩产 125 kg 以上,原麻平均单纤维细度不低于 2000 m/g)、抗逆 性强、适应性广、商品性好的品种。 4.3 育苗 4.3.1 育苗时间 原种种蔸和杂交种子育苗2月中旬,嫩芽育苗 3 月中旬,嫩枝(梢)育苗 4 月下旬。 4.3.2 育苗 DB5110/T 28-2020 选择地势平坦,背风向阳,水源较好,土质疏松、肥沃,2 年以上未种过苎麻的地块育苗。 4.3.3 苗床管理 做好保湿、保温、除草间苗和追肥工作。 4.4 4.4.1 新麻栽植 因地制宜建园 山坡地种植应筑台地,台面宽 3m~4m,平坝(干田)种植要开沟做厢,厢面 3m~4m,围沟深 0.5m~ 0.6m,厢沟深 0.4m~0.5m。 4.4.2 施足底肥 移栽前将栽植地深翻欠细,按栽植规格,开沟或开窝深施底肥,每亩施腐熟土杂肥2000kg~3000 kg 或腐熟人畜粪1000kg~1500 kg或每亩用复合肥30~40公斤,覆土两天后栽植。 4.4.3 壮苗早栽,合理密植 麻苗8-9片叶时,选阴天或晴天下午4点以后,带土移栽,每亩栽2500窝,每窝栽2-3苗。取苗前一 天对苗床杀虫杀菌消毒,栽植时做到苗直、根展、不伤苗,细土将根部压实,覆土要平,边栽边浇定根 水。移栽后7天,查苗补缺。 4.5 4.5.1 本田管理 中耕除草 新栽麻麻苗成活至破杆中耕 2次~3 次;成龄麻分别在头麻麻苗出土、苗高 25cm~30 cm 和头麻、 二麻收获后中耕;中耕深度 10cm~15 cm;行间宜深,蔸边宜浅;不损伤植株与麻蔸,除净杂草;蔸边 和蔸内杂草宜用镰刀等利器挑除。 4.5.2 追肥 2 结合中耕追肥,667 m 施肥量:新麻园腐熟粪水 1000 kg;成龄麻园头麻粪水 1000 kg+速效氮(N) 0.5 kg;二麻粪水 1200 kg十速效氮(N)0.75kg;三麻粪水 1200 kg十速效氮(N)1kg。粪水用量视 麻园墒情增减,同时增施氧化钾(K2O )3 kg~4 kg;在植株快速生长期,选阴天或晴天傍晚,用磷酸 二氢钾(KH2PO4)100g兑水50kg叶面喷施。 4.5.3 抗旱、排涝 可在新麻园行间覆盖作物秸秆或茅草等减少水份蒸发的举措进行抗旱。受旱较轻麻园以增施粪水抗 旱;受旱较重麻园在早晨或傍晚用水灌溉,浇透麻园后及时排干积水。遇连续降雨时要及时进行排涝, 疏通麻园内沟渠,排干积水。 4.5.4 主要病虫害防治 4.5.4.1 麻园病害 麻园常见病害有苎麻花叶病毒病、白纹羽病、根腐线虫病、炭疽病、褐斑病、角斑病、细菌 性青枯病等。 4.5.4.2 麻园虫害 DB5110/T 28-2020 麻园常见害虫有家麻夜蛾、蛱蝶、天牛、金龟子、金花虫、造桥虫、蚜虫、蜗牛、地老虎、飞虱、 叶蝉、叶螟等。 4.5.4.3 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 按 DB51/T 426-2004 中 8.5.3 的规定执行。 4.5.5 除脚麻 麻株黑杆始期至工艺成熟期选晴天除去脚麻。 4.5.6 冬管 新植麻苗两年后即进入壮龄期,成龄麻园冬管做好深中耕、重施冬肥、培土盖蔸。中耕深度为20cm 左右,蔸边浅,行间深,不伤萝卜根;中耕后开深10cm-15cm穴或沟施入冬肥,每亩施清粪水1500kg-2000kg 和磷肥40kg,结合施肥培土盖蔸,培土厚度约3cm,冬培麻园做到“肥、碎、平”。 4.5.7 麻园更新 低产、劣品、质差、病害麻园更新。 4.6 收获 4.6.1 收获标准 头麻以黑杆2/3为适宜收麻期,二麻以黑杆1/2为适宜收麻期,三麻以黑杆2/3为适宜收麻期。 4.6.2 收获时期 早熟、中早熟品种头麻 5 月中旬,二麻 7 月上旬,三麻 8 月下旬,四麻 11 月上旬;中熟、中 晚熟、晚熟品种头麻 5 月底 6 月初,二麻 7 月底 8 月上旬;三麻 10 月下旬;以晴天上午 10:00 和下午 5:00 剥麻为宜。 4.6.3 收获工序 家麻收获的工序因刮麻方法不同而异,主要工序如下图: 除 剥 去 麻 叶 4.6.4 皮 鲜 皮 浸 水 手工刮麻 麻 机具刮麻 砍 杆 原 干 机械刮麻 燥 剥皮 先用弹性较好的细竹棍刷净植株上的叶片,用手工剥下鲜皮,要求基部整齐,不带麻骨、麻叶和叶 柄;剥皮时不踩伤麻蔸、麻芽。 DB5110/T 28-2020 4.6.5 刮麻 先用清水将鲜皮浸泡10min~15min,除去泥沙后,用刮麻刀、剖麻器进行刮制,当天刮完,使剩下 的湿麻头齐、尾净、不现乌梢和附壳;或用原麻机械进行刮制。刮好的湿麻按头齐理直,及时干燥,切 忌湿麻堆放。 4.6.6 原麻处置 将刮好的原麻采用浇水日晒的方式晾晒3d~5d,让原麻脱除胶质。 5 夏布编织 5.1 原材料要求 采用已经处置好的原麻为原材料,其质量应符合 GB 7699 的规定。 5.2 绩麻线 将原麻用手指甲划成细小麻线,并将麻两端接头处掐细,在两线头约 10 mm 处拧成细绳状,再将 线头与余下麻线搓合成长线,要求接头小,过渡平滑,以自然下垂的方式放于麻篮中。 5.3 绕线 用直径在 35 mm~50 mm、长度在 80 mm~120 mm 的无节竹筒,将已绩好的麻线按同一方向绕竹筒 绕线,同时不停的旋转竹筒,使麻线均匀、细密地绕制成麻线团,然后抽出竹筒。麻线团保存在阴凉、 干燥的场所,防止受潮、生霉而产生脆断、发朽现象。 5.4 5.4.1 整经 排线、上浆法整经 用专用木架将麻线团中麻线抽出,用木架按要求将 80支~100 支麻线头并排夹住,移动麻线团, 带出麻线团中麻线,此时,要注意麻线团,防止麻线交叉缠绕,拉至约 20 m 处,用重物拉直麻线,固 定位置。上浆时,选择晴好的天气,将排好的麻线喷上清水,待其略干后,刷上米浆,注意刷浆均匀, 反复进行 2 次。晒干后,用木架将麻线卷好,进入下道工序使用。 5.4.2 浆纱法整经 将 80 支~100 支麻线团并排装在纸箱或木槽中,抽出麻线团中的线头分别穿过摆杆孔、浆桶或纤 维素排架,一人摇动摆杆,另一人用手将上浆且干后的麻线解缟缠绕在牵杆上,麻线长度一般为 49m~ 75 m开剪,然后用木架将麻线卷好,进入下道工序使用。 5.5 绕芋子 将挑选好的纬纱用直径约 10 mm 、长 80mm~150 mm 的竹棍按左、右互压的手法绕线,绕成织布 梭大小形状的麻线团,抽出竹棍。 5.6 织布 采用隆昌夏布专用织机,按产品规格要求,调整产品筘数、幅宽、确定经纱、纬纱数量,进行人工 操作。为保证布面力道均匀、风格一致,每匹夏布只能一人操作。 DB5110/T 28-2020 6 质量要求 6

pdf文档 DB5110-T 28—2020 地理标志产品 隆昌夏布 内江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5110-T 28—2020 地理标志产品 隆昌夏布 内江市 第 1 页 DB5110-T 28—2020 地理标志产品 隆昌夏布 内江市 第 2 页 DB5110-T 28—2020 地理标志产品 隆昌夏布 内江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3 01:38:23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