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13.020.20 CCS Z 02 DB33 浙 江 省 地 方 标 准 DB33/T 2274—2020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技术规范 陆域生态系统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accounting gross ecosystem product (GEP) —Terrestrial ecosystems 2020 - 10 - 24 实施 2020 - 09 - 24 发布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33/T 2274—2020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安吉县发展 和改革局、开化县发展和改革局、遂昌县发展和改革局、天台县发展和改革局、仙居县发展和改革局、 中国(丽水)两山学院、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欧阳志云、郑启伟、杨武、肖燚、李思远、周婷、赵祖亮、郑卓联、邓劲松、 徐卫华、廖彦、沈斌莉、蒋婷婷。 I DB33/T 2274—2020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技术规范 陆域生态系统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陆域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的核算步骤,生态产品功能量核算方法、定价方法和 价值量核算方法等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陆域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3095-201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3838-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T 38582-2020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 gross ecosystem product, GEP 特定地域单元自然生态系统提供的所有生态产品的价值。 3.2 生态产品 ecosystem products 在维系生态安全、保障生态调节功能的条件下,生态系统通过生物生产及其与人类劳动共同作用下 为人类福祉提供的,用以满足人类美好生活需求的最终产品或服务。 3.3 生态产品功能量 ecosystem product amount 人类从生态系统中直接或间接得到的最终产品与服务的物质量。 3.4 生态产品价值量核算 GEP accounting 1 DB33/T 2274—2020 在生态产品功能量核算的基础上,结合各类生态产品的参考价格,通过一定数学运算得到以货币化 形式呈现的生态产品价值的计算过程。 3.5 供给产品 material goods 在不损坏自然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完整性的前提下,人类通过直接利用或转化利用等方式从自然生态 系统获得的食物、药材、木材、水电等各种物质资源。 3.6 直接利用供给产品 direct use material goods 从自然生态系统中获取的野生产品,或在不损坏自然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完整性的前提下在自然生态 系统中人工种养殖的产品,包括粮食、蔬菜、水果、肉、蛋、奶、水产品等食物,以及药材、木材、纤 维、淡水、遗传物质等原材料。 3.7 转化利用供给产品 indirect use material goods 人类以与自然相和谐的转化利用方式从直接利用供给产品中转化而来的生态产品,包括可再生能源, 如水电、秸秆发电等(光伏、风电、地热能和垃圾发电除外)。 3.8 工业化畜牧产品 industrial livestock product 在高度控制的条件下,用营养密集的工业饲料取代饲料作物,通过工厂等封闭的住房养殖得到的, 而非主要基于自然生态系统生产的畜牧产品。 3.9 调节服务 regulating services 自然生态系统提供改善人类生存与生活条件和环境的惠益,包括水源涵养、土壤保持、洪水调蓄、 水环境净化、空气净化、固碳释氧、气候调节等。 3.10 水源涵养 water conservation 自然生态系统通过林冠层、枯落物层、根系和土壤层拦截滞蓄降水,增强土壤下渗、蓄积,从而有 效涵养土壤水分、调节地表径流和补充地下水的功能。 3.11 土壤保持 soil retention 自然生态系统通过林冠层、林下植被、枯落物层、根系等各个层次消减雨水对土壤的侵蚀力,增加 土壤抗蚀性从而减少土壤流失、保持土壤的功能。 3.12 2 DB33/T 2274—2020 洪水调蓄 flood regulation and storage 自然生态系统依托其特殊的水文物理性质,通过吸纳大量的降水和过境水,蓄积洪峰水量,削减并 滞后洪峰,以缓解汛期洪峰造成的威胁和损失的功能。 3.13 水环境净化 water purification 自然生态系统吸纳和转化水体污染物,从而降低污染物浓度,净化水环境的功能。 3.14 空气净化 air purification 自然生态系统吸收、过滤、分解降低大气污染物,从而有效净化空气,改善大气环境的功能。 3.15 固碳 carbon sequestration 自然生态系统通过植物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将碳固定在植物或土壤中的功能。 3.16 净生态系统生产力 net ecosystem productivity, NEP 净初级生产力与土壤呼吸所消耗的有机物质之差。 3.17 释氧 oxygen release 自然生态系统通过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维持大气氧气稳定的功能。 3.18 气候调节 climate regulation 自然生态系统通过植被蒸腾作用、水面蒸发过程吸收太阳能,从而调节气温、改善人居环境舒适程 度的功能。 3.19 文化服务 cultural services 自然生态系统以及与其共生的历史文化遗存,对人类知识获取、休闲娱乐等方面带来的非物质惠益, 以生态旅游为代表。 3.20 生态旅游 ecotourism 以自然生态系统以及与其共生的历史文化遗存为主要景观,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采取生态友好 方式,开展的知识获取、休闲娱乐并获得心身愉悦的旅游方式。 3 DB33/T 2274—2020 4 核算步骤 4.1 确定核算地域范围 GEP核算地域范围按下列方式确定: ——行政地域单元; ——功能相对完整的生态系统地域单元(如一片森林、一个湖泊、一片沼泽或不同尺度的流域); ——由不同生态系统类型组合而成的特定地域单元。 4.2 明确生态系统分布 应根据调查分析,明确地域范围内自然生态系统类型、面积与分布,绘制生态系统分布图。 4.3 编制生态产品清单 应按照附录A调查分析地域范围内生态产品的种类,明确供给产品、调节服务、文化服务三大类里 的具体指标科目,编制生态产品清单。其中,应结合核算地域实际情况细化直接利用供给产品和转化利 用供给产品清单,如水稻、蜂蜜、水电等。 4.4 核算生态产品功能量 应按照第5章的规定,采用适宜的方法核算地域范围内此类生态产品的功能量,优先选取更能反映 生态产品潜在功能量的方法。 4.5 确定生态产品价格 应按照第6章的规定,运用市场价值法、替代成本法等价值核算方法,采用当年价确定每一类生态 产品的参考价格,涉及多年比较时可以采用基准年不变价。 4.6 核算生态产品价值 应按照第7章的规定,分别采用适宜的方法核算供给产品、调节服务、文化服务各类生态产品的货 币价值。 4.7 核算生态系统生产总值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按式(1)。 GEP = EMPV + ERSV + ECSV 式中: GE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单位:元/a; EMPV——供给产品价值总量(见7.1.3),单位:元/a; ERSV——调节服务价值总量(见7.2.10),单位:元/a; ECSV——文化服务价值总量(见7.3.2),单位:元/a。 5 生态产品功能量核算方法 5.1 供给产品 5.1.1 直接利用供给产品 4 …………………………(1) DB33/T 2274—2020 用直接利用供给产品产量作为核算指标。统计各类直接利用供给产品产量,按照统计部门分类体系, 对同类型产品按式(2)进行求和。 Yf = ∑ni=1 Yfi …………………………(2) 式中: Yf ——供给产品总产量,单位视具体产品而定; Yfi——i类供给产品产量,单位视具体产品而定; n——核算地域同一类型直接利用供给产品的类别数。 5.1.2 转化利用供给产品 用可再生能源产量或使用量作为核算指标。统计各类可再生能源产量或使用量,按式(3)进行求 和。 Yee = ∑ni=1 Yeei …………………………(3) 式中: Yee——可再生能源总产量或使用量,单位:kWh/a; Yeei——i类可再生能源的产量或使用量,单位:kWh/a; n——核算地域可再生能源类型的数量。 5.2 调节服务 5.2.1 水源涵养 用水源涵养量作为核算指标,采用水量平衡方程,核算按式(4)。 Qwr = ∑ni=1 Ai ×(Pi -Ri -ETi +Ci )×10-3 …………………………(4) 式中: Qwr——水源涵养总量,单位:m3/a; Ai——第i类生态系统的面积,单位:m2; Pi——第i类生态系统的年产流降水量,单位:mm/a; Ri——第i类生态系统的年地表径流量(见附录B的表B.1),单位:mm/a; ETi——第i类生态系统的年蒸发量,单位:mm/a; Ci——第i类生态系统的年侧向渗漏量,单位:mm/a,默认忽略不计; n——核算地域生态系统类型的数量。 注:水源涵养量是指降水输入与地表径流和生态系统自身水分消耗量的差值。 5.2.2 土壤保持 用土壤保持量作为核算指标,核算按式(5)。 Qsr = ∑ni=1 R×K×L×S×(1-C)×Ai …………………………(5) 式中: Qsr——土壤保持总量,单位:t/a; R——降雨侵蚀力因子(见附录B的表B.1),单位:MJ·mm /(hm2·h·a); K——土壤可蚀性因子(见附录B的表B.1),单位:t·hm2·h /(hm2·MJ·mm); L——坡长因子(见附录B的表B.1); S——坡度因子(见附录B的表B.1); C——植被覆盖因子(见附录B的表B.1); 5 DB33/T 2274—2020 Ai——第i类生态系统的面积,单位:hm2; n——核算地域生态系统类型的数量。 注:土壤保持量是指
DB33-T 2274-2020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技术规范 陆域生态系统 浙江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3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3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3 04:34:56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