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93.080.01 DB45 P 66 广 西 壮 族 自 治 区 地 方 标 准 DB 45/T 2125—2020 岩溶区公路隧道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highway tunnels in karst region 2020 - 07 - 10 发布 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 - 07 - 30 实施 发 布 DB45/T 2125—2020 目 次 前 言 ............................................................................... II 引 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基本规定 .......................................................................... 2 5 勘察 .............................................................................. 2 6 总体设计 ......................................................................... 10 7 结构设计 ......................................................................... 12 8 岩溶处治 ......................................................................... 14 9 防水与排水 ....................................................................... 17 10 信息化设计与施工 ................................................................ 19 附录 A(资料性附录)岩溶地貌 ......................................................... 22 附录 B(规范性附录)岩溶影响修正系数 K0 ............................................... 23 附录 C(资料性附录)深埋围岩松散压力 ................................................. 24 附录 D(资料性附录)岩溶填充物浅埋荷载 ............................................... 25 附录 E(资料性附录)溶洞落石冲击荷载 ................................................. 28 参 考 文 献 ......................................................................... 29 I DB45/T 2125—2020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宣贯。 本标准由广西交通运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西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唐国军、周祥、邓胜强、林增海、米德才、李敦仁、熊劲松、孙振海、叶琼瑶、 温庆珍、徐龙旺、李洋溢、陈人豪、孙朋雷、陈梅、吴庆全、吴秋军、宋伟。 II DB45/T 2125—2020 引 言 广西广泛分布岩溶区,公路隧道岩溶不良地质灾害的预防及处治需求较为紧迫,基于广西公路隧道 的建设及科研经验,制定了本标准。各单位和个人在执行本规范过程中有何意见或建议,请与广西交通 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联系,以便下次修订时参考,联系人:周祥(地址:南宁市青秀区民族大道153号交 通设计大厦,邮政编码:530029,电子邮箱:
[email protected])。 III DB45/T 2125—2020 岩溶区公路隧道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岩溶区公路隧道技术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规定、勘察、总体设计、结构设计、岩溶处 治、防水与排水、信息化设计与施工。 本标准适用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处在岩溶地质条件下采用钻爆法施工的山岭隧道、市政隧道,其 他地区可参照本标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JTG 3370.1—2018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 第一册 土建工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充水含水层 water-filling aquifer 其赋存的地下水能进入隧道或矿井的含水层,包括直接充水含水层和间接充水含水层。 3.2 直接充水含水层 direct water-filling aquifer 隧道或矿山开挖施工范围内的含水层,其地下水通过充水通道直接进入隧道或矿井。 3.3 间接充水含水层 indirect water-filling aquifer 隧道或矿山开挖施工范围外的含水层,其地下水通过补给直接充水含水层,再向隧道或矿井充水。 3.4 侵蚀基准面 erosion basis 也称侵蚀基面,是河流垂直下切侵蚀的界限,是影响某一河段或全河发育的顶托基面。在这个面上 侵蚀停止或侵蚀与堆积达到平衡。 3.5 隐伏溶洞 concealed karst cave 对隧道施工及运营安全产生影响,但施工过程中未被揭露的溶洞。 1 DB45/T 2125—2020 3.6 排水隧道 drainage tunnel 为满足排水、泄洪、降低地下水位要求而设置的隧道。 3.7 释能降压 energy releasing and pressure reducing 通过提前排泄、引流等工程措施降低富水岩溶区填充物的重力势能及水压力的方法。 3.8 探孔 drill hole 为验证岩溶区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结果,探测隐伏溶洞、突涌水风险区及验证持力层厚度而在施工期 间进行的钻孔。 3.9 抗水压复合式衬砌 anti—hydropressure composite lining 岩溶高水压区,采用多种综合措施,利用围岩、初期支护、二次衬砌共同抵抗水压的复合式衬砌。 4 基本规定 4.1 岩溶区隧道的勘察、设计、施工应相互协调,互相反馈信息,体现动态设计及信息化施工的思想。 4.2 岩溶区隧道主体结构的设计应与附属设施设计相互协调、综合设计。 4.3 岩溶区隧道设计、施工应贯彻国家有关技术经济政策,积极稳妥地推广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 新工艺。 4.4 隧道建设方案应重视隧道施工及运营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选择可避免或减少对生态环境影响的 工程方案。 5 勘察 5.1 一般规定 5.1.1 隧道勘察阶段宜与工程设计阶段相对应,特长隧道、控制路线方案的长隧道、水下隧道以及水 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的隧道,其勘察可不受设计阶段限制,并宜适当超前工作。工程地质条件简 单的隧道,其勘察阶段可适当简化。 5.1.2 隧道勘察应着重于初步勘察,并应充分利用已有资料,重视走访调查。 5.1.3 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施工地质灾害频发的岩溶隧道应进行施工勘察。 5.1.4 岩溶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或隧道建设可能造成周边水环境重大变化时,应进行岩溶水文专项勘察。 5.1.5 隧道场地勘察应遵循地质调查分析由面到点、勘察工作量由疏到密的原则,针对隧道场地条件, 宜采用地质调查与测绘、物探、钻探、测试等综合方法进行。 5.1.6 水文地质计算参数应在综合分析水文地质调绘、勘探试验成果资料的基础上确定,勘察成果的 编制应按试验资料、综合图件、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勘察报告进行。 5.2 勘察等级 5.2.1 公路隧道可按其长度划分为四类,划分标准应符合表 1 的规定。 2 DB45/T 2125—2020 表1 公路隧道按长度分类 分类 长度 特长隧道 长隧道 中隧道 短隧道 (m) (m) (m) (m) L>3 000 3 000≥L>1 000 1 000≥L>500 L≤500 5.2.2 溶洞的规模可按表 2 并结合工程影响综合确定。 表2 溶洞规模分类 溶洞类型 分类 中小型溶洞 溶洞洞径<隧道开挖半径或溶洞洞径<6 m 且充填物易于清理的溶蚀洞穴 大型溶洞 溶洞洞径≥隧道开挖半径或溶洞洞径≥6 m 注:溶洞洞径指溶洞最大跨度。 5.2.3 岩溶区公路隧道地形地貌按其复杂程度可分为三类,划分标准应符合表 3 的规定。 表3 地形地貌复杂程度分类 地形地貌分类 简单 地形地貌特征 隧道仅穿越单个山峰;进出口基岩裸露、岩体完整,无岩堆、危岩分 布。 隧道穿越较小规模的峰丛洼地、峰丛谷地、垄脊槽谷、垄岗谷地、峰 中等 丛垭口;地面仅分布零星村落,无高等级公路、铁路、高等级输电线路及 河流水库等大型地表水体;隧道进出口植被较发育、地形较完整、岩堆危 岩规模较小。 隧道沿线地面为峰丛洼地、峰丛谷地、垄脊槽谷、垄岗谷地、溶丘洼 复杂 地、溶丘盆地、溶丘谷地、岩溶高山峡谷、岩溶中山峡谷;地面存在厂矿、 大型村庄、高等级公路、铁路、高等级输电线路、河流水库等大型地表水 体的区域;隧道进出口植被发育、地形凌乱、岩堆危岩发育。 5.2.4 隧道水文地质条件按其复杂程度可分为三类,划分标准应符合表 4 的规定。 表4 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分类 水文地质条件分类 简单 水文地质特征 隧道位于沿线洼地标高之上,地形有利于
DB45-T 2125-2020 岩溶区公路隧道技术规范 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3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3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3 05:44:22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