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 standard download
ICS 6 65.020.30 B 43 张 DB1307 家 口 市 地 方 标 准 DB1307/T 339—2020 阳原驴品种保护技术规范 2020-07-29 发布 2020-08-13 实施 张家口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1307/T 339—2020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张家口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张家口市畜牧技术推广站、阳原县农业农村局、张家口华农牧业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健、薄玉琨、王茂森、逯春香、刘怡、许袖、闫婧姣、曹杰、武红长、孟庆 斌、李林、程福军、贺犇、沈建清、石喜山、武彩霞、任贵兴、陈晓亮、张桂钧。 I DB1307/T 339—2020 阳原驴品种保护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阳原驴品种保护过程中保种基地选择、保种目标、保种方法、保种效果监测的技术要 求。 本标准适用于阳原驴品种保护。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7534.6 畜禽遗传资源调查技术规范 第 6 部分:马(驴) GB 50052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NY/T 388 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 NY 5027 无公害食品 畜禽饮用水水质 DB13/T 2623 阳原驴 《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2015 年修正)》(主席令 2005 年第 45 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主席令 2015 年第 24 号)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家系等量随机选配法 按各家系每世代选留的公母畜总数相等,各家系内选留的公母畜数不等,但性别比例相同的方法留 种,繁殖方式采用随机交配。 3.2 种质冻存保种 动物种质材料经采集、严格检测和处理后,置于超低温条件下(-80℃低温冰柜或-196℃液氮罐) 进行长期冷冻保存,在需要之时将其解冻复苏,用来重新繁育具有原来种质特性的个体。 3.3 核移植技术保种 以体细胞克隆为核心,利用家畜胚胎或机体某一部分细胞来生产后代的过程,属于无性繁殖方式。 4 保种场建设 4.1 土地性质应符合本地区农牧业区划和布局的要求,并符合相关法律法规。 1 DB1307/T 339—2020 4.2 场址环境质量符合 NY/T 388 的规定。 4.3 平原地区建场应选择地势高燥、平坦地带。丘陵山地建场选择避风、向阳、地势平缓地带。 4.4 选择交通便利地区,距交通主干线、其他禽养殖场、屠宰加工厂及居民区不少于 1000 m。 4.5 周围 1000 m 以内无化工厂、采矿场、皮革厂、屠宰加工厂等污染源。 4.6 水质符合 NY 5027 的要求,电力符合 GB 50052 的要求。 4.7 场址不应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规定的禁止区域。 4.8 在当地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并持有《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 4.9 各项规章制度完善,管理规范,各级技术人员配备合理。 5 保种目标 5.1 保持体貌特征的多样性 阳原驴头略大,眼大有神,鼻孔圆大,耳长且灵活,额广稍突,颈长适中。颈肩结合良好,四肢紧 凑结实。结构匀称,躯体呈正方形;被毛短、有光泽,毛色有黑色、青色、灰色、铜色 4 种,黑毛色的 驴嘴头、眼圈和腹下为白色(俗称粉鼻、亮眼、白肚皮);体质类型为结实干燥型。 5.2 保持体尺指标、繁殖性能、肉用性能、役用性能符合 DB13/T 2623 的要求。 5.3 保持遗传多样性 100 年内近交系数控制在 0.1 内。 6 保种方法 6.1 建立保种核心群,采用“家系等量随机选配法”保种 6.1.1 技术路线 6.1.1.1 保种核心群规模:群体规模应大于 220 头,公母比例以 1∶10 为宜。 6.1.1.2 保种核心群的组建与结构:入选保种核心群的种驴要求每个家系 3 代内没有血缘关系,且家系 数不少于 6 个;驴群结构见表 1。种公驴的外貌等级应为特级或一级,种母驴的外貌等级一级以上的应 占 80%以上。 表 1 阳原驴保种选育群结构 年龄(岁) 头数 1 2 3 驴驹合计 保种核心群合计 总计 50 38 25 113 200 313 种母驴 占比 /% 头数 16 12 8 36 64 100 50 20 10 80 20 100 种公驴 占比 /% 50 20 10 80 20 100 头数 100 58 35 193 220 413 合计 总存栏占比 /% 24.2 14 8.5 46.7 53.3 100 6.1.1.3 选配方式:采用家系间轮回交配法。 6.1.1.4 选留方法:按照各家系等量留种法,每个家系留下 1 匹公驹,每个母驴留下 1 匹母驹继代。 6.1.2 品种特性测定 2 DB1307/T 339—2020 按照 GB/T27534.6 要求,对体重及体尺、繁殖性能、肉用性能、乳用性能、役用性能、生长性能、 饲料报酬和生活力进行测定。 6.1.3 记录与档案管理 建立阳原驴保种个体记录与档案管理制度。 6.1.3.1 建立种驴档案与群体系谱 建立包括种驴登记号、个体编号、出生日期、毛色、别征、失格损征、习癖、血统、疫病防治、生 长发育、繁殖性能、后裔测定和等级鉴定等记录的种驴个体档案。建立保种群体系谱,监测群体近交系 数。 6.1.3.2 各项记录及统计数据按世代归档 血统:记录保种选育群内每个个体 3 代的血缘关系。 疫病防治:记录种驴自然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确诊疫病、治疗方案和结果等。 生长发育:记录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体重、体高、体长、胸围、管围和营养状况等信息。 繁殖性能:种公驴主要记录配种时间、本交数、人工授精数、采精次数以及与配种母驴数和等级。 同时记录与配种母驴的妊娠数、不妊数、流产数、产驹时间、死胎数和产驹性别、数量等信息。种母驴 主要记录与配种公驴编号、等级、交配时间、妊娠日期、产仔日期、毛色和等级等信息。 后裔测定:记录种公驴后代测定时间、不同等级的公、母数、不合格驴数以及死亡驴数等信息。 鉴定记录:记录鉴定时间、血统、外貌、体尺、后裔评定分数以及被鉴定的等级和鉴定人等信息。 6.2 “随机交配”方式保种 在同一个保种基地另建一个“随机交配”方式的保种群,规模为 120 头种驴,其中公驴 20 头,母 驴 100 头,公母比例为 1∶5。 6.3 生物技术保种 可采用种质冻存(超低温冷冻精子、胚胎、体细胞、胚胎干细胞等)、胚胎移植和胚胎 切割、以及核移植技术等,进行辅助保种。 7 保种效果监测 7.1 表型性状监测 主要检测阳原驴的体型外貌特征,测定出生后 3 日龄、3 月龄、6 月龄、12 月龄、18 月龄、24 月 龄、30 月龄、36 月龄和 42 月龄的体重、体高、体长、胸围、管围以及生长发育情况和繁殖性状;建立 各世代的表型性状档案,分析世代间表型性状的遗传稳定性。 7.2 分子水平监测 选用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的 30 对驴微卫星位点或其他分子遗传标记,检测每世代群体的等位基因 数及其频率、基因平均杂合度和多态信息含量,建立各世代的分子信息档案,分析世代间群体遗传结构 差异。 3

pdf文档 DB1307-T 339-2020 阳原驴品种保护技术规范 张家口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1307-T 339-2020 阳原驴品种保护技术规范 张家口市 第 1 页 DB1307-T 339-2020 阳原驴品种保护技术规范 张家口市 第 2 页 DB1307-T 339-2020 阳原驴品种保护技术规范 张家口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4 07:45:42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