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20 B 05 曲 靖 市 地 方 标 准 DB 5303/T 1.2—2009 陆良秋冬马铃薯综合标准 第 2 部分:商品鲜薯生产技术规程 2009 – 03 – 16 发布 曲靖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09 – 07 - 01 实施 发 布 DB5303/T 1.2—2009 前 言 DB5303/T 1《陆良秋冬马铃薯综合标准》分为两个部分: ——第 1 部分:商品鲜薯; ——第 2 部分:商品鲜薯生产技术规程; 本部分为DB5303/T 1的第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陆良县秋冬马铃薯标准化示范区领导小组提出。 本部分由曲靖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陆良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本部分起草人:栾国强、刘常生、储文生、王昌玉。 1 DB5303/T 1.2—2009 陆良秋冬马铃薯综合标准 第 2 部分:商品鲜薯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DB5303/T 1的本部分规定了陆良秋冬马铃薯商品鲜薯秋冬马铃薯商品的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采 收和生产档案。 本部分适用于陆良县的会-2、合作88、马尔科品种的马铃薯商品鲜薯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8133 马铃薯种薯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秋马铃薯 是指7月下旬至8月上旬播种,11月收获的马铃薯。 3.2 冬马铃薯 是指12月下旬至1月上旬播种,5月初收获的马铃薯。 3.3 脱毒种薯 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生物或其他技术措施处理,获得在病毒检测后未发生主要病毒的脱毒苗(薯) 后,经脱毒种薯生产体系繁殖的综合GB 18133标准的各级种薯。 脱毒种薯分为基础种薯和合格种薯两类。基础种薯是经过脱毒苗(薯)繁殖,用于生产合格种薯的 原原种和由原原种繁殖的原种。合格种薯是用于生产商品薯的种薯。 3.4 休眠期 生产上指在适宜条件下,块茎从收获到块茎幼芽自然萌发的日期。 1 DB5303/T 1.2—2009 4 产地环境 应选择排灌方便、土层深厚、土壤结构疏松、中性或微酸性的沙壤土或壤土。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 附录A要求。 5 生产技术 5.1 播种前准备 5.1.1 品种与种薯 选用优质、高产、抗病、抗逆性强的马尔科、会-2、合作88合格种薯。 5.1.2 种薯催芽 播种前15 天~30 天将经物理、化学方法人工解除休眠的种薯置于15 ℃~20 ℃,黑暗处平铺地表 2 层~3 层。当芽长到0.5 cm~1 cm时,将种薯在散射光下壮芽,每隔5 天翻动一次。在催芽过程中淘 汰病、烂芽和纤细芽薯。催芽时要避免阳光直射、雨淋和霜冻等。 5.1.3 切块与切刀消毒 提倡小整薯播种。种薯过大需切块播种,切块大小以30 g~50 g、2 个~3 个芽眼为宜。切刀应消 毒,消毒方法:用0.1 %高锰酸钾消毒药液2 000 mL放入两个塑料大盆内,将两把切刀浸入药液中,先 取出一把切刀,切一个种薯后,刀放回原药液,如此两把刀交替使用。 5.1.4 整地 栽培马铃薯地块在前茬收获后及时深翻,深度25 cm左右,播种时一犁两耙,做到墒平、墒直、土 细、土壤疏松。 5.1.5 施基肥 2 冬马铃薯每667 m 施腐熟农家肥(2 000~2 500)kg,马铃薯专用复合肥(120~140)kg(N:P:K=9:9:7) 2 秋马铃薯每667 m 施腐熟农家肥(2 000~2 500)kg,马铃薯专用复合肥(60~80)kg(N:P:K=9:9:7) 5.2 播种 5.2.1 时间 秋马铃薯最佳播期为7月底8月上旬,冬马铃薯最佳播期12月下旬至1月上旬。 5.2.2 深度 播种深度一般为5 ㎝~10 cm。 5.2.3 密度 2 秋马铃薯每667 m 4 000 株~5 000 株,冬马铃薯4 000 株~4 500 株。 5.2.4 2 方法 DB5303/T 1.2—2009 开墒种植或起垄种植两种方式,开墒为4.1 m开墒,墒面3.8 m;起垄种植为双垄栽培,即1.1 m开 墒,种二行,规格为(55+55)/2 cm×(25~30)cm。冬马铃薯用0.006~0.008 mm薄膜及时覆盖。 5.3 田间管理 5.3.1 中耕除草 冬马铃薯出苗后及时破膜放苗,并用细土把口封严,保温保湿,控制杂草生长。 5.3.2 追肥 2 秋马铃薯一般是套种或净种,播种时不施肥,齐苗后中耕除草时一次性667 m 追马铃薯专用复合肥 60 kg~80 kg。 5.3.3 培土 秋马铃薯结合中耕除草培土1次。 5.3.4 保水与排水 冬马铃薯在整个生长期土壤含水量保持在60%~80%,出苗前适量灌水,块茎形成期及时浇水,块茎 膨大期不能缺水,浇水时忌大水漫灌,阴雨天气及时排水。 秋马铃薯在干旱时,有条件的地方应及时灌水。 5.4 病虫害防治 5.4.1 防治原则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 无公害化防治原则。 5.4.2 主要病虫害 主要病害为晚疫病、青枯病、早疫病、环腐病等。主要虫害为蚜虫、斑潜蝇、地老虎、蛴螬等。 5.4.3 农业防治 5.4.3.1 5.4.3.2 5.4.3.3 5.4.3.4 5.4.4 选用抗(耐)病品种,使用健康的不带病毒、病菌、虫卵的种薯。 合理品种布局,实行轮作倒茬,降低病虫源数量。 推广测土平衡施肥技术。 合理密植,起垄种植,加强中耕管理,高培土,推广清洁生产。 药剂防治 建立病虫害预警系统,根据田间病虫害发生情况,达到防治指标时及时用药防治。农药施用应对症 下药,适期用药,更换使用不同的适用药剂,运用适当浓度与药量,合理混配药剂,并确保农药施用的 安全间隔期。禁止使用国家规定的高毒、剧毒、高残留农药。 5.5 5.5.1 主要病虫害防治 早疫病、晚疫病 3 DB5303/T 1.2—2009 发病前用75%百菌清500倍或氰双唑(科佳)1 200 倍预防;发病初期用58%甲霜磷锰锌500倍或 68.75 %氟比菌胺800倍或50%氟定胺(氟帅得)2 000 倍,每隔7天~10天左右喷一次,连续喷2 次~3 2 次,三种农药交替使用。每667 m 药液用量40 ㎏~60 kg,安全间隔期以农药标签为准。 5.5.2 青枯病 2 初期发现病株,每667 m 用77%氢氧化铜(可杀得)5 000倍或或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3 000倍 液防治,每隔7 天~10 天喷1次,连续喷2 次~3 次,两种农药交替使用,安全间隔期以农药标签为准。 5.5.3 蚜虫、斑潜蝇 2 在田间蚜虫点片发生阶段,每667 m 用10%吡虫啉1 500倍或20%定虫脒5 000倍或用10%高效氯氰菊 2 酯乳油2 000倍喷雾。斑潜蝇可选用1.8%阿维菌素2 000倍或10%灭蝇胺600倍喷雾防治。每667 m 药液用 量40 kg~60 kg。 5.5.4 地老虎、蛴螬等地下害虫 2 可用3%辛硫磷颗粒剂(1.8 kg~2.4 kg)/667 m 播种时穴施盖土,或2.5%溴氰菊脂(敌杀死)3 000 倍或5%顺式氯氰菊脂500倍喷施墒面,用药时间宜在晚上,安全间隔期以农药标签为准。 6 收获 6.1 收获期 按商品薯的要求适时收获。 6.2 收获方法及注意事项 采用人工收获,收获时注意减少机械损伤,避免霜冻和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而变绿。 按DB5303/T 1.1中马铃薯定级原则和等级指标做好产品的初分预检或分级。 7 生产档案 7.1 7.2 4 建立田间生产技术档案,见附录 B(资料性附录)。 对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和各环节所采取的主要措施进行详细记录。 DB5303/T 1.2—2009 A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产地环境要求 产地环境要求见表A.1。 表A.1 产地环境条件 产地环境要求 项目 指标 3 总悬浮颗粒物(标准状态),mg/m ,日平均 空气质量 3 二氧化硫(标准状态),mg/m 2 氟化物,µg/(dm ·d) ≤ 0.30 ≤ 0.15 ≤ 5.0 pH 灌溉水质量 5.5~8.5 化学需氧量,mg/L ≤ 150 总汞,mg/L ≤ 0.001 砷,mg/L ≤ 0.01 铅,mg/L ≤ 0.1 铬,mg/L ≤ 0.1 氟化物(六价),mg/L ≤ 石油类,mg/L ≤ 1.0 粪大肠菌群,个/L ≤ 40 000 pH 土壤质量 0.50 <6.5 6.5~7.5 >7.5 总汞,mg/L ≤ 0.30 0.50 1.0 砷,mg/L ≤ 40 30 25 铅,mg/L ≤ 250 300 350 镉,mg/L ≤ 0.3 0.3 0.6 铬,mg/L ≤ 150 200 300 5 DB5303/T 1.2—2009 BB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陆良秋冬马铃薯田间生产技术档案 陆良秋冬马铃薯田间生产技术档案见表B.1。 表B.1 户 主 品种名称 1、种薯催芽 陆良秋冬马铃薯田间生产技术档案 编 号 管理部门 种植地点 667m2 种植面积 2、种薯切块 开始催芽日期: 切块日期: 催芽环境温度: 切块大小: 翻动次数: 切刀消毒方法: 淘汰病、烂芽和纤细芽薯: 消毒药液名称及浓度: 3、整地 4、施基肥 整地时间: 农家肥数量: 土地轮作情况: 专用复合肥数量: 5、播种 6、田间管理 播种时间: 齐苗后中耕除草时间: 播种深度: 培土中耕除草时间: 播种密度: 灌水时间和次数: 播种方法: 排水时间和次数: 秋马铃薯追肥(时间、肥料名称、肥料数量): 7、病害防治 8、虫害防治 病害名称: 虫害名称: 施用农药名称和浓度: 施用农药名称和浓度: 施用农药时间: 施用农药时间: 施用农药次数: 施用农药次数: 9、产地检疫 10、收获 检疫时间: 收获时间及天气情况: 检疫情况: 产品分级、包装情况: 检疫单位: 产量:优等品 检疫人: k
DB5303-T 1.2-2009 陆良秋冬马铃薯综合标准第2部分:商品鲜薯生产技术规程 曲靖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7 03:24:54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