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30 B 40 周 DB4116 口 市 地 方 标 准 DB 4116/T 015—2020 苏太黑猪饲养管理技术规程 2020-01-10 发布 周口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03-10 实施 发 布 DB4116/T 015—2020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周口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沈丘县农业农村局、沈丘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沈丘县鑫鸿养殖专业合作 社。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雪丽、范俊涛、豆玉新、赵军民、康改绘、陶庆民、徐永红、陈少辉、王 硕、李佳旭。 I DB4116/T 015—2020 苏太黑猪饲养管理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苏太黑猪饲养管理的术语和定义、养殖场建设、饲养管理技术、消毒、免疫及粪污资 源利用。 本标准适用于周口区域内苏太黑猪的饲养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 GB 16548 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 GB 18596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T 25246 畜禽粪便还田技术规范 GB/T 26624 畜禽养殖污水贮存设施设计要求 GB/T 27662 畜禽粪便贮存设施设计要求 NY/T 2065 沼肥施用技术规范 NY/T 2374 沼气工程沼液沼渣后处理技术规范 NY/T 2661 标准化养殖场 生猪 NY 5027 无公害食品 畜禽饮用水水质 NY 5031 无公害食品 生猪饲养兽医防疫准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合于本文件。 3.1 苏太黑猪 指以小梅山、中梅山、二花脸和枫泾猪为母本,以杜洛克为父本杂交育成的黑猪。 3.2 并窝寄养 把出生日龄相同或相近、每窝仔猪数量5头以下的两窝仔猪合并为一窝,由综合体质较好的母猪带养 的喂养方式。 3.3 分窝寄养 把出生日龄相同或相近,多产与寡产的两窝母猪的仔猪合理分配给两头母猪带养的喂养方式。 4 养猪场建设 4.1 科学选址 4.1.1 地址宜选择地势较高(地下水位2 m以下)、背风向阳、排水良好(坡度 1 %~3 %)、通风干燥的地 块建场区。 4.1.2 选址应距其它养殖场区、居民区、铁路和主要公路和厂矿企业 500 m 以上。 4.1.3 交通方便,供电良好,网络通畅。 1 DB4116/T 015—2020 4.1.4 养猪场应远离禁养区。 4.2 合法用地 养猪场建设用地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防疫法》的规定。 4.3 养殖条件 4.3.1 有与其饲养规模相适应的生产场所和配套的生产设施。 4.3.2 具备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防疫条件。 4.3.3 具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它条件。 4.4 养猪场建设 按NY/T 2661规定执行。 5 饲养管理技术 5.1 种公猪管理技术 5.1.1 管理目标 使种公猪保持良好的体质、配种欲望、配种能力及精液品质,完成预期规定的配种任务。 5.1.2 饲喂技术 每日饲喂全价配合饲料两次,日喂量 2.5 kg~3.0 kg。饲料卫生应符合GB 13078的相关规定。 5.1.3 给料时间 冬、春两季上午 8:00~9:00,下午 16:00~17:00。夏、秋两季上午 7:00~8:00,下午 17:00~18:00。 5.1.4 给料原则 应根据公猪的肥瘦、大小、使用频率适当增加或减少喂料量。一般喂料量 0.25 kg ~1.0 kg,防止 公猪过肥或过瘦。并保持清洁、充足的饮水供应。饮用水质量应符合NY 5027标准的规定。 5.1.5 种公猪的利用 月龄体重达到100 kg的后备公猪开始进行配种调教。8月龄体重达到 120 kg以上时,正式开 始配种(或采精)。8~10月龄每周配种(或采精)1~2次,11~12月龄每周配种(或采精)2~3次, 一 岁以上的公猪每周配种(或采精)3~4 次,每两次配种(或采精)间隔不得低于24 h。 5.1.6 配种时间 冬、春两季上午 9:00 ~10:00,下午 15:00 ~16:00。夏、秋两季上午 7:00 ~8:00,下午 17:00 ~ 18:00。 5.1.7 种公猪利用年限 种公猪利用年限不超过5年。 5.1.8 建立档案 对公猪的品种、来源、年龄、编号等信息登记记录,对配种、防疫、发病史等情况做详实记录。 5.1.9 圈舍面积 单圈饲养,圈舍面积应不小于6 ㎡。 5.1.10 种公猪数量 应保持在母猪群的 5 % ~6 %。 5.1.11 生病公猪处理 对生病公猪应及时给予治疗,病愈后不符合配种条件的及时淘汰。 2 DB4116/T 015—2020 5.1.12 应定期将公猪放出进行适当运动。 5.2 种母猪管理技术 5.2.1 管理目标 确保所配母猪90 %以上的准胎率,为母猪平均年产2.2窝仔猪打好基础。 5.2.2 饲喂技术 日喂两次,给料时间同5.1.3。 5.2.3 给料标准 后备母猪2 kg~3 kg,配种前及配种后5~7天喂育肥大猪料,之后改为怀孕母猪料、断奶母猪给料 2.4 kg ~2.6 kg。 5.2.4 给料原则 断奶后5~7 天发情的母猪配种前及配种后7天仍喂哺乳母猪料,之后改为怀孕母猪料。对于断奶后 两周仍不发情的母猪,改喂怀孕母猪料,适当补充富含维生素的饲料,并给予充足、清洁的饮水供应。 5.2.5 配种 5.2.5.1 后备母猪 8月龄以上,体重达到110 kg~120 kg,第二或第三个发情期时开始配种。每头母猪发情期配种2~ 3次,每两次间隔12 h为宜。 5.2.5.2 经产母猪 一般断奶后3~7天开始发情,发情时出现静立反应时即可配种,情期配种2~3次,每两次间隔时间 不少于12 h。 5.2.6 管理技术 5.2.6.1 做好母猪发情、配种和公猪使用情况记录。 5.2.6.2 根据圈舍及母猪情况对母猪进行合理分群。一般每圈3~4头为宜。 5.2.6.3 做好圈舍夏季防暑降温和冬季防寒保暖,定期通风换气,保持圈舍内空气新鲜。保持圈舍及周 围环境安静、无噪音。 5.2.6.4 对已配种18~22天的母猪做好返情检查并记录。 5.2.6.5 对于屡配不孕的母猪应及时淘汰。 5.2.6.6 配种后经过25天不见返情的母猪应转到妊娠舍。 5.3 妊娠母猪管理技术 5.3.1 管理目标 确保母猪膘情适中,正常妊娠率95%以上,最大限度地减少母猪流产和死胎损失。 5.3.2 饲喂技术 日喂两次,饲料卫生应符合GB 13078的相关规定。 5.3.3 给料标准 妊娠前期(25~84天)2.4 kg ~2.6 kg,妊娠后期(85天转出),2.5 kg~3 kg 饲喂怀孕母猪猪 料,同时也要根据不同个体的体形、大小、肥瘦适当增减饮料量。经常保持充足、清洁的饮水,适当补 充一定数量的富含维生素饲料。 5.3.4 管理技术 3 DB4116/T 015—2020 5.3.4.1 每日对母猪的健康情况、返情情况和流产情况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 5.3.4.2 保持猪舍环境安静,避免各种噪音干扰。 5.3.4.3 加强看护,防止母猪越栏、咬架、夹伤等。 5.3.4.4 对病猪应及时给予治疗,治疗时避免使用不利于妊娠的药物。 5.3.4.5 对流产、返情母猪及时赶回空怀母猪舍。 5.3.4.6 母猪临产前7天应转至产仔舍。 5.3.4.7 母猪转入、转出时动作要轻,驱赶要慢。严禁鞭抽棍打、蛮横驱赶。防止应激性、机械性 的流产或死胎。 5.3.4.8 对空栏进行必要的维修和消毒,以供备用。 5.3.4.9 认真做好每日的饲料、药品消耗登记记录。 5.3.4.10 对猪群变动情况进行登记记录。 5.4 哺乳母猪管理技术 5.4.1 管理目标 保障母猪正常分娩,身体及早康复,膘好、奶多、仔好,窝均产活仔10头以上。 5.4.2 饲喂技术 日喂两次、给料时间同妊娠舍。进入分娩舍后开始喂哺乳母猪料。 5.4.3 喂料标准 3.5 kg/日~4 kg/日。临产前3天开始减料,减料量因个体差异不同:对食欲好、膘情较差的母猪 减至 2.5 kg/日~3 kg/日,一般母猪减至 2.4 kg~2.6 kg,分娩当天不喂料或给少量小米粥(0.5 kg~ 1 kg料加适量水),第二天喂料2.0 kg~2.1 kg,以后逐日增加,五日后达到自由采食状态。 5.4.4 管理技术 5.4.4.1 产房的圈舍应彻底冲洗干净,全面消毒后以备用。 5.4.4.2 母猪在预产期前7~10天转入分娩舍。 5.4.4.3 猪舍应安静、清洁、干燥、温度适宜,通风良好。 5.4.4.4 分娩过程中要及时清理胎衣及产道排出物,防止母猪自食造成不良后果。 5.4.4.5 对产后母猪及时注射抗生素药物,一日2次,连用2~3天,必要时对产道进行药物冲洗,防止 产后感染。 5.4.4.6 对日龄相同或相近的寡产和多产母猪的仔猪,实行寄养或并窝。 5.4.4.7 当圈舍温度高于30 ℃时,应采取综合降温措施,把圈舍温度控制在18 ℃~30 ℃以下。 5.4.4.8 对母猪产仔,耗料、用药情况记录。 5.4.4.9 对老龄、寡产、食仔、少乳或无乳、性情暴烈的母猪登记。 5.4.4.10 断奶母猪应及时转到空怀母猪猪舍。 5.5 哺乳仔猪管理技术 5.5.1 管理目标 在哺乳期间,仔猪成活率不低于95 %,28日龄断奶仔猪每头平均体重达到8 kg以上;仔猪膘好、健 壮、活泼、发育均衡、个体差异不显著。 4 DB4116/T 015—2020 5.5.2 饲喂 仔猪出生后7日龄应开始诱食。 5.5.3 诱食方法 用补饲的颗粒料少许,加水调成糊状,投入小猪嘴中,一日2~4次,连续3~4天,之后开始向补料 槽中添加补饲颗粒料,做到少喂勤添,以吃完不造成浪费为原则。至断奶时,平均每头仔猪采食量不低 于100 g。 5.5.4 饲喂原则 断奶7~10天内饲喂断奶小猪颗粒料,可采用自由采食法。保证仔猪充足、清洁的饮水供应。 5.6 初生仔猪管理技术 5.6.1 保温管理 初生仔猪一周龄环境温度保持32 ℃~35 ℃,二周龄内环境温度保持30 ℃~32 ℃,三周龄环境温 度保持28 ℃~30 ℃,四周龄内环境温度保持25 ℃~28 ℃。 5.6.2 保温措施 在育仔栏、育仔箱内配备红外线灯,或给予适宜的垫料(如锯沫、玉米碎芯等),保障初生仔猪健 康成活。 5.6.3 防压 仔猪初生后7天内应加强看护,实行母仔分开管理,防止被母猪踩伤、压死。 5.6.4 仔猪的寄养 5
DB4116-T 015-2020 苏太黑猪饲养管理技术规程 周口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7 05:33:54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