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 standard download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文件分类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批量下载
ICS 65.020.01 B 01 河 DB41 南 省 地 方 标 准 DB 41/T 1251—2016 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技术规程 2016 - 06 - 07 发布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6 - 09 - 07 实施 发 布 DB41/T 1251—2016 前 言 本标准按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南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南省土壤肥料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慕兰、张佳宝、葛树春、庞少浦、黄达、李雅男、陈东义。 本标准参加起草人:胡娜、王凯、孟繁华、王庆安、赵冬丽、屈素斋、范乃忠。 I DB41/T 1251—2016 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技术的术语和定义、作业流程、作业前准备、作业质量指标、配 套农艺措施和注意事项。 本标准适用于玉米秸秆粉碎还田作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5262 农业机械试验条件 测定方法的一般规定 NY/T 1004 秸秆还田机质量评价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玉米秸秆粉碎还田 在玉米收获后或收获玉米同时,选用适宜的机械与装置将秸秆粉碎均匀抛撒覆盖于地表并及时翻 埋的技术。 3.2 合格粉碎长度 秸秆粉碎后合格的长度。 3.3 残茬高度 还田作业后,残留在地块中的残茬顶端到地面的高度。 3.4 粉碎长度合格率 粉碎长度合格的秸秆质量占还田秸秆总质量的百分率。 3.5 抛撒不均匀率 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抛撒的不均匀程度。 3.6 耕后地表植被残留量 旋耕机作业后,没有完全埋入土壤内的植物,其中留在地面上的部分和完全浮在地面上的植物质量 的总和(不含根茬)。 4 作业流程 1 DB41/T 1251—2016 4.1 玉米收获 选用玉米联合收获机或人工摘穗收获。 4.2 秸秆粉碎还田 选用配置秸秆粉碎还田机的玉米收获机或单独使用秸秆粉碎还田机将玉米秸秆粉碎均匀抛撒于地 表。 4.3 翻埋入土 选用深耕或旋耕方式将秸秆翻埋于地下。 5 作业前准备 5.1 作业方式选择 5.1.1 玉米收获前,应做好田间倒伏程度调查。倒伏率≥5% 时不宜选用联合收获粉碎一体机作业模式, 宜选用人工摘穗后单独进行秸秆粉碎作业模式。 5.1.2 进行玉米秸秆粉碎作业时,秸秆含水率应≥25%(按 GB/T 5262 测取);若秸秆含水率≤20%, 宜选择根茬还田,将玉米秸秆上部严重干枯的部分移出田外。 5.2 田块准备 清除田间作业道路上的障碍物,不能清除的障碍物加以标志。 5.3 秸秆要求与作业时期 5.3.1 发生严重病虫害的秸秆不宜还田,应及时移除。 5.3.2 选用联合收获粉碎一体机作业模式,应在玉米果穗下部籽粒乳线消失,果穗苞叶变白且包裹程 度松散时进行田间作业。 5.3.3 选用摘穗后单独进行秸秆粉碎作业模式,应在摘穗后及时还田,宜在秸秆呈绿色,含水量达 30% 以上时进行。 5.4 机具操作者要求 5.4.1 机具操作者应通过专业操作技术培训,并取得相关资质。 5.4.2 作业前应仔细阅读产品使用说明书,掌握机具的内部结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严格按照使 用说明书操作机具。 5.5 机具准备 5.5.1 秸秆粉碎还田机应与拖拉机或联合收获机动力相配套,并应符合 NY/T 1004 的规定。 5.5.2 秸秆粉碎还田机等机具的各组成机构应保证操作方便、调节灵活到位。 5.5.3 机械防护装置应安全可靠。 5.5.4 进行试作业,即当机械作业前进 30m~50m 后,停机检查作业质量是否达到作业质量指标要 求,应在确保作业质量达标后进行正常作业。 6 作业质量指标 2 DB41/T 1251—2016 6.1 秸秆粉碎作业 6.1.1 选用联合收获粉碎一体机作业模式,秸秆合格粉碎长度≤10cm,粉碎长度合格率≥85%,秸秆 抛撒不均匀率≤20%,残茬高度≤8.5cm。 6.1.2 选用摘穗后单独进行秸秆粉碎作业模式,秸秆合格粉碎长度≤10cm,粉碎长度合格率≥85%, 秸秆抛撒不均匀率≤20%,残茬高度≤8.0cm。 6.2 土壤机械翻埋作业 6.2.1 深耕翻埋作业,耙磨压实,松碎平整,无大土块,表土层上虚下实,耕深≥25cm,以打破犁地 层为佳。开垄宽度≤35cm,闭垄高度≤1/3 耕深,耕幅一致,重耕率和漏耕率≤1%,立垡、回垡率≤3%, 翻埋秸秆覆盖率≥85%。 6.2.2 旋耕翻埋作业,耕深 7cm~15cm,耕深合格率≥90%,碎土率≥60%,耕后地表植被残留 2 量≤200g/m ,旋耕后地表平整度≤4cm。进行根茬粉碎还田时,根茬破碎率应≥90%。旋耕或耙地灭茬 作业耕深≥15cm。 6.2.3 深耕翻埋秸秆还田应 4~5 年进行一次。 7 配套农艺措施 7.1 施肥 2 秸秆粉碎还田后,补施氮肥调节碳氮比,宜在常规施底肥的基础上每667m 增施2kg~3kg氮或100kg 有机肥,施肥后立即进行翻埋作业。 7.2 浇水 玉米秸秆还田后或下季作物播种后,应及时浇足塌墒水。 8 注意事项 8.1 耕层浅的地块,应逐年加深耕层,每年加深 2cm~3cm;切勿一次耕作过深将大量生土翻入耕层,翻 耕后秸秆覆盖应严密,耕后用旋耕机进行整平并及时镇压,以消除秸秆造成的土壤架空。 8.2 玉米秸秆粉碎还田作业后,在播种环节可根据农艺要求,适当加大底肥施用量。 8.3 秸秆还田后的田块,播种后宜及时配制迷雾性能好的药剂,进行病虫草害防治。 8.4 秸秆翻(旋)埋作业后,宜采用机械播种并镇压,并保证播种均匀,播深一致,覆盖严密,播后应 适时浇水,以加速土壤沉实和秸秆腐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DB41-T 1251-2016 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技术规程 河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赞助2.5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2.5元下载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4 14:13:10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409.5 KB)
分享
友情链接
GM-T 0125.4-2022 JSON Web 密码应用语法规范 第4部分:密钥.pdf
GB-T 39752-2021 电动汽车供电设备安全要求及试验规范.pdf
GB-T 33482-2016 党政机关电子公文系统建设规范.pdf
GB-T 14926.8-2001 实验动物 支原体检测方法.pdf
GB-T 43020-2023 调频频段数字音频广播接收机技术规范.pdf
GB-T 30976.1-2014 信息安全技术 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 第1部分:评估规范.pdf
GB-T 28671-2012 制药机械 设备 验证导则.pdf
GB-T 51314-2018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运行维护标准.pdf
GB-T 4023-2015 半导体器件 分立器件和集成电路 第2部分:整流二极管.pdf
DB11-T 1854-2021 公共建筑室内照明系统节能监测 北京市.pdf
GB-T 39620-2020 沿海船舶自动识别系统 AIS 基站技术要求.pdf
GB-T 22040-2008 公路沿线设施塑料制品耐候性要求及测试方法.pdf
GB-T 41578-2022 电动汽车充电系统信息安全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pdf
GB-T 13725-2019 建立术语数据库的一般原则与方法.pdf
GB-T 20274.2-2008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安全保障评估框架 第2部分:技术保障.pdf
工信部 网络安全产业人才岗位能力要求 2021.pdf
GB-T 38395-2019 煤焦油 硫和氮含量的测定.pdf
DB15-T 2221—2021 蒙枣栽培技术规程 内蒙古自治区.pdf
GB-T 43097-2023 供热运营数据统计方法.pdf
希赛软考学院 系统分析师教程 .pdf
1
/
3
7
评价文档
赞助2.5元 点击下载(409.5 K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2.5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