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 standard download
ICS 59.080 W59 DB35 福 建 省 地 方 标 准 DB35/T 801—2016 代替 DB35/T 801-2008 竹浆粘胶纤维混纺针织面料 Bamboo pulp viscose blended knitted fabrics 2016 - 06 - 28 发布 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6 - 09 - 28 实施 发 布 DB35/T 801—2016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DB35/T 801-2008《竹纤维混纺针织面料》。与DB35/T 801-2008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修改了标准名称(见标准名称,2008年版标准名称); ––––修改了标准的范围(见第1章,2008年版第1章); ––––补充和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2008年版第2章); ––––修改了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2008年版第3章); ––––增加了规格(见第4章); ––––调整了要求和试验方法章节的格式(见第5章和第6章,2008年版的第5章和第6章); ––––增加了要求内容(见5.1); ––––修改了分等规定(见5.2,2008年版第4章); ––––补充和完善了内在质量要求表格(见5.3,2008年版的5.2); ––––删除了纤维含量中“(净干含量)允许偏差”(见5.3,2008年版的5.2); ––––增加了耐光色牢度的考核要求(见5.3); ––––删除了透气率的考核要求(2008年版的5.2); ––––透湿量改为透湿率(见5.3,2008版5.2) ––––修改了外观质量要求的内容(见5.4.1和5.4.2,2008版5.1.1和5.1.2) ––––补充和修改了试验方法(见第6章,2008年版的第6章); ––––补充和修改了判定规则(见第7章,2008年版的第7章)(增加了抽样数量,修改了内在质量判 定规则); ––––修改了产品使用说明、包装、运输、贮存(见第8章,2008年版的第8章)。 本标准由福建省纤维检验局提出。 本标准由福建省服装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福建省纤维检验局、福建宏远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胡美桂、王宜满、薛宇锋、洪朝阳、叶敏。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DB35/T 801-2008。 I DB35/T 801—2016 竹浆粘胶纤维混纺针织面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竹浆粘胶纤维混纺针织面料的术语和定义、规格、要求、试验方法、判定规则及产品 使用说明、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竹浆粘胶纤维为主要原料(竹浆粘胶纤维含量不少于 50%)的混纺纬编针织面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529 纺织品 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 GB/T 2910 (所有部分)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GB/T 3920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摩擦色牢度 GB/T 3921-2008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皂洗色牢度 GB/T 3922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汗渍色牢度 GB/T 4802.1-2008 纺织品 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测定 第1部分:圆轨迹法 GB/T 4856 针棉织品包装 GB 5296.4 消费品使用说明 第4部分:纺织品和服装 GB/T 5713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水色牢度 GB/T 7573 纺织品 水萃取液pH值的测定 GB/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 8427-2008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人造光色牢度:氙弧 GB/T 8628 纺织品 测定尺寸变化的试验中织物试样和服装的准备、标记和测量 GB/T 8629 纺织品 试验时采用的家庭洗涤及干燥程序 GB/T 8630 纺织品 洗涤和干燥时尺寸变化的测定 GB/T 12704.1 纺织品 织物透湿性试验方法 第1部分:吸湿法 GB/T 14576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光、汗复合色牢度 GB/T 17592 纺织品 禁用偶氮染料的测定 GB 18401 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 GB/T 18886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唾液色牢度 GB/T 19976-2005 纺织品 顶破强力的测定 钢珠法 GB/T 22846 针织布(四分制)外观检验 GB/T 21655.1 纺织品 吸湿速干性的评定 第1部分:单项组合试验法 GB/T 29862 纺织品 纤维含量的标识 GB 31701 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 FZ/T 01057 (所有部分) 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 FZ/T 01095 纺织品 氨纶产品纤维含量的试验方法 1 DB35/T 801—2016 FZ/T 70010 针织物平方米干燥重量的测定 GSB 16-2159 针织产品标准深度样卡(1/12)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竹浆粘胶纤维 采用竹浆粕为原料,用粘胶纤维纺丝工艺加工生产的纤维素纤维。 3.2 吸水率 试样在水中完全浸润后取出至无滴水时,试样所吸取的水分对试样原始质量的百分率。 3.3 水分蒸发率 试样吸收一定量水后,一定时间蒸发的水质量对试样吸收水总质量的百分率。 4 规格 规格表示为:纱线线密度×平方米干燥质量×幅宽,其中:线密度用tex表示,平方米质量用g/m 表示,幅宽指单层有效幅宽,用cm表示。 5 5.1 要求 内在质量要求 内在质量要求见表 1。 表1 项 目 内在质量要求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按 GB/T 29862 规定执行 纤维含量/% 甲醛含量/(mg/kg) pH 值 按 GB 18401 规定执行 异味 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mg/kg) 平方米干燥质量允许偏差率/% 2 -6.0 -8.5 -10.0 2 DB35/T 801—2016 表 1 (续) 项 目 优等品 弹子顶破强力/N 一等品 合格品 250 ≥ 直向 -2.0~+1.5 -3.5~+1.5 -5.0~+2.5 横向 -2.0~+1.5 -3.5~+1.5 -5.0~+2.5 直向 -2.0~+1.5 -8.0~+1.5 -11.0~+2.5 横向 -2.0~+1.5 -4.5~+1.5 -6.0~+2.5 含弹性纤维 水洗尺寸变化率/% 不含弹性纤维 耐水色牢度/级 耐皂洗色牢度/级 耐汗渍色牢度/级 ≥ ≥ ≥ 变色 3(A 类 3-4) 沾色 变色 4 沾色 4 3-4 3 3-4 变色 4 沾色 4 3-4 干摩擦 4 3-4 湿摩擦 3-4 3(深 2-3) (A 类 3-4) 3-4 3 3 耐摩擦色牢度/级 (A 类 3-4) ≥ 耐唾液色牢度/级 ≥ 耐光、汗复合色牢度/级 ≥ 耐光色牢度/级 ≥ 变色 2-3 4 沾色 深色 4 4 3 浅色 4 3-4 3 深色 4 3-4 3 浅色 4 3 起球/级 ≥ 4 3-4 吸水率/% ≥ 250 200 水分蒸发率/% ≥ 35 25 透湿率/ g/m2·24h ≥ 15000 12000 注1:镂空提花类织物的弹子顶破强力按协议。 注2:弹子顶破强力、水洗尺寸变化率指标,明确用途的执行相应产品标准相应等级要求;用途不明确的或无产 品标准执行本标准。 注3:耐唾液色牢度只考核A类。 注4:镂空提花、抽条(格)组织织物不考核透湿率。 色别分档按GSB 16-2159标准执行:>1/12标准深度为深色,≤1/12标准深度为浅色。 5.2 5.2.1 外观质量要求 外观质量以匹为单位,疵点评分规定见表 2。 3 DB35/T 801—2016 表2 外观质量允许疵点评分 单位为分每百平方米 5.2.2 6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20 ≤24 ≤28 散布性疵点、接缝和长度大于 60cm 的局部性疵点,每匹超过 3 个 4 分者顺降一等。 试验方法 6.1 内在质量 6.1.1 纤维含量 按GB/T 2910、FZ/T 01057、FZ/T 01095等规定执行。竹浆粘胶纤维公定回潮率为13.0%。 6.1.2 甲醛含量 按GB/T 2912.2规定执行 6.1.3 pH 值 按GB/T 7573规定执行 6.1.4 异味 按GB 18401规定执行 6.1.5 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 按GB/T 17592规定执行 6.1.6 平方米干燥质量允许偏差率 平方米干燥质量按FZ/T 70010规定执行。平方米干燥质量偏差率按式(1)计算,结果按GB/T 8170修约 至一位小数。 M  M1  M0  100 ................................. (1) M0 式中: 6.1.7 M 平方米干燥质量偏差率,%; M1 试样的平方米干燥质量,单位为克每平方米(g/m ); M0 规格标注的平方米干燥质量,单位为克每平方米(g/m )。 2 弹子顶破强力 按GB/T 19976-2005规定执行,钢球直径(38±0.02)mm。 6.1.8 4 水洗尺寸变化率 2 DB35/T 801—2016 按GB/T 8628、GB/T 8629(洗涤程序5A,干燥程序用程序A—悬挂晾干)、GB/T 8630规定执行。 6.1.9 耐水色牢度 按GB/T 5713规定执行。 6.1.10 耐皂洗色牢度 按GB/T 3921-2008方法A(1)规定执行。 6.1.11 耐汗渍色牢度 按GB/T 3922规定执行。 6.1.12 耐摩擦色牢度 按GB/T 3920规定执行 6.1.13 耐唾液色牢度 按GB/T 18886规定执行。 6.1.14 耐光、汗复合色牢度 按GB/T 14576规定执行 6.1.15 耐光色牢度 按GB/T 8427-2008方法3规定执行。 6.1.16 起球 按GB/T 4802.1-2008规定执行。其中压力为780cN,起毛次数0次,起球次数600次。 6.1.17 吸水率 按GB/T 21655.1-2008规定执行。 6.1.18 水分蒸发率 6.1.18.1 试验前样品应在松弛状态下调试平衡,调湿的方法和要求按 GB

pdf文档 DB35-T 801-2016 竹浆粘胶纤维混纺针织面料 福建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5-T 801-2016 竹浆粘胶纤维混纺针织面料 福建省 第 1 页 DB35-T 801-2016 竹浆粘胶纤维混纺针织面料 福建省 第 2 页 DB35-T 801-2016 竹浆粘胶纤维混纺针织面料 福建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4 14:47:53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