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 standard download
ICS 65.150 B51 DB32 备案号:12450-2002 江苏省地 包方标准 DB32/T530--2002 条斑紫菜种质检测技术规范 Detective Criterion for Germplasm of Porphyra yezoensis 地方太 2002-06-26发布 2002-08-01实施 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2/T5302002 前言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许璞、朱建一、陆勤勤、王汉清。 地方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DB32/T530-2002 条斑紫菜种质检测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条斑紫菜(Porphyrayezoensis)种质的术语和定义、种质、操作程序、检测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室内培养系统对制备和保存的条斑紫菜种质进行检测评估。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DB32/T162-2002条斑紫菜种藻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 1 果孢子carpospore 紫菜叶状体成熟产生的有性生殖孢子。即叶状体生长到一定阶段时,其前端或边缘部位的营养细胞 转化为果胞,果胞受精形成合子,合子分裂形成果孢子囊,成熟后释放的孢子。 3.2 丝状体conchocelis 由果孢子萌发生长形成的丝状藻丝。 3.3 壳孢子囊枝 conchosporangia 丝状体经生长发育进入成熟阶段,藻丝细胞逐渐生长成近似卵形。生产上习称膨大藻丝或膨大细胞。 3.4 壳孢子形成 conchospore form 壳孢子囊枝细胞成熟分裂,胞壁开始溶解。生产上习称“双分” 3.5 壳孢子conchospore 由成熟的孢子囊枝释放的孢子,附着后分裂生长成紫菜叶状体。 4种质 4.1性质与特征 处于营养藻丝阶段的丝状体。藻丝细胞呈细长型,作简单营养生长,保持无性细胞生长的特征。细 胞染色体数2n=6。 4.2来源 4.2.1采集自然界野生种群制备成的丝状体。 4.2.2采集栽培种群制备成的丝状体。 4.2.3由人工培育的新种质制备成的丝状体。 4.3比较样本

.pdf文档 DB32-T 530-2002 条斑紫菜种质检测技术规范 江苏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2-T 530-2002 条斑紫菜种质检测技术规范 江苏省 第 1 页 DB32-T 530-2002 条斑紫菜种质检测技术规范 江苏省 第 2 页 DB32-T 530-2002 条斑紫菜种质检测技术规范 江苏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10-27 07:47:34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