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20
B31
备案号: 19469-2006
海南省地方标准DB46
杨桃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 Rules for Crambola Production
2006-09-11 发布 2006-10-15 实施
海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DB46/T 21—2006
代替DB46/T21-2001
DB46/T 21—2006
I前 言
本标准对 DB46/T 21—2001 《香蜜杨桃 种植和管理技术规程》的修订。
本标准与 DB46/T 21—2001 相比,主要有以下变化 :
——标准的名称、结构及格式作了部分修改;
——增加了产地环境条件、肥料使用、病虫害防治等无公害生产技术的规定;
——园地选择作了部分修改;
——果园规划增加了灌溉系统、品种选择、授粉树配置、包装房等的规定,并对其他规定作了部分
修改;
——园地准备与整地中增加了开垦与整地部分内容的规定;
——整形修剪作了部分修改,并增加老弱树更新复壮的规定;
——花果管理增加了改善授粉条件、撑枝护果等的规定;
——增加了附录 A“杨桃生产应禁止使用的农药”和附录 B“杨桃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删除了原附录 A“香蜜杨桃园谱档案”。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海南省农业厅提出。
本标准负责修订单位: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果树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修订人:李绍鹏、韩剑、陈红兵、华敏、李茂富、何凡、陈绵才、蔡胜忠。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 DB46/T 21—2001 。
DB46/T 21—2006
1杨桃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杨桃园地选择、园地规划、建园与定植、土壤管理、水分管理、施肥管理、整形修剪、
花果管理、自然灾害的预防和处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海南省杨桃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4284 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 8172 城镇垃圾农用控制标准
GB/T 8321 (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227 微生物肥料
NY/T 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NY/T 452 杨桃 嫁接苗
NY 5023 无公害食品 热带水果产地环境条件
3 园地选择
3.1 土壤条件
土壤条件按 NY 5023规定执行外,宜选择土层厚 1 m以上,地下水位低于 1 m,土壤肥沃, pH 5.5~
pH 6.5,结构良好,保水保肥力强的地段建园。不宜选用土壤过于瘠薄且水源不足的砂砾地。
3.2 立地条件
杨桃园宜建在海拨 400 m以下的地方。选择生态环境良好,开阔向阳、避风寒,有灌溉条件,交通
方便的地方建立果园,不宜在大风口以及坡度超过 15º的坡地建园。
3.3 产地灌溉水与空气质量
产地灌溉水与空气质量应符合 NY 5023的规定。
4 园地规划
4.1 小区
按同一小区的光照条件、土壤条件相对一致、利于减少与风害、利于运输与机械化作业等原则,将
全园划分为若干小区(或称林段、作业区、栽植区),每个小区面积 1 hm2
~3 hm2
,小区以长方形为宜。
4.2 防护林
果园周围宜设置防护林带。主林带设在迎风面,与主风向垂直(偏角应小于 15º),副林带设在园
内道路、排灌系统的边沿。选用的防护林树种应适应当地气候土壤条件。防护林带株距 1 m,行距2 m,
品字形栽植。坡度平缓开阔的杨桃园,防护林面积一般占种植面积 10 %; 风速大或受台风影响的杨桃园,
防护林应占种植面积的 15 %,防护林离杨桃树的直线距离应为 5 m~6 m,并且应挖宽、深各 80 ㎝~100
DB46/T 21—2006
2㎝的隔离沟。主林带宽 8 m~15 m,副林带宽 4 m~10 m,选用刚果 12号桉、台湾相思、马占相思
等树种,营造混交林。
4.3 道路系统
园区设主路、支道和小路。主路应贯穿全园并与公路、包装房等相接,路宽 5 m~6 m,在山地建园
可呈“之”形绕山而上,上升的斜度不应超过 8º。支路修在适中位置,把大区分成小区,路宽 3 m~4 m。
小区间设小路,路宽 2 m~3 m。
4.4 排溉系统
在园地四周设总排灌沟,小区内设纵横大沟并与畦沟相连,坡地建园还应在坡上设深、 宽各 70 cm~
100 cm的防洪沟。根据地势确定各排水沟的大小与深浅,以在短时间内能迅速排除园内积水为宜。无自
流灌溉条件的杨桃园,应做好蓄水或引提水工程。条件允许者,杨桃园内应设置滴灌、喷灌或喷带灌等
节水灌溉设施。
4.5 栽植密度
根据杨桃品种、土壤肥力、果园机械化程度、栽培管理水平等确定适宜的种植密度,推荐株行距为
5 m×6 m,4.5 m×6.5 m 、4 m×5 m,330株/hm2
~495株/hm2
;也可采用 3 m×5 m或3 m×4 m,660株/hm2
或840株/hm2
,待结果若干年后树冠交叉时,间伐成 6 m×5 m 或6 m×4 m ,每公顷保留 330株或420株。
4.6 品种选择
根据土壤肥力、管理水平及园地小气候等选择品种,宜选择本地适栽、抗逆性较强、高产优质和市
场畅销的品种,如香蜜杨桃等。
4.7 授粉树配置
种植自花授粉坐果率低的品种时,应配置花期和果实成熟期与之大致相同的其他品种作为授粉树。
采用八株主栽品种中间栽植一株授粉树,或沿小区的长边方向按行列式配置授粉树, 每4~8行主栽品种
栽植一行授粉树,平地配置授粉树的比例可少些,山地及常风较大的地区比例可大些。
4.8 包装房
在田间设立包装房,其房顶应能遮阳挡雨,四周通透,内设清洗池、称重、保鲜和包装等采后商品
化处理设施。
4.9 其他设施
配置水肥池、肥药仓库、工具房、农机房等生产设施,以及住房、办公室等生活设施。
5 园地准备与定植
5.1 园地开垦与整地
5º以下平缓地修筑沟埂梯田; 5º~10º坡地修筑等高梯田; 10º以上坡地修筑等高环山行,行面宽 2
m~2.5 m,向内倾斜 8º~10º。梯田修筑后应充分犁耙,使土壤疏松细碎,并清除土壤中的树桩和树根。
修筑环山行时,应留下表土作为穴土。
5.2 种苗要求
采用的种苗应符合 NY/T 452 的规定。
5.3 植穴准备
植穴可采用人工挖穴或机械挖穴,其中修筑环山行时应采用人工挖穴。人工挖穴的规格为面宽 80
cm~100 cm ,深70 cm~80 cm, 底宽60 cm~70 cm,表土与心土分开堆放。机械挖穴的规格为直径 60 cm~
70 cm ,深60 cm~70 cm 。回土时将杂草或绿肥 10 kg~20 kg放在穴底,撒上石灰 0.5 kg,再填入 20 cm
厚的表土,加入腐熟有机肥 20 kg~30 kg,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 0.5 kg~1 kg,与表土充分混匀后回土,
回穴后的穴面应高于地面 20 cm~30 cm,以备下陷。定植前一个月应完成植穴准备工作。
5.4 定植季节
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确定适宜的定植季节,宜选择春植、夏植或秋植,冬季不宜定植。
5.5 定植技术
DB46-T 21-2006 杨桃生产技术规程 海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10-27 11:12:12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