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 standard download
ICS DB52 备案号:黔 2009-75 号 贵 州 省 地 方 标 准 DB52/ T581-2009 安顺蜡染制品 AnShun Batik products 2009-11-11 发布 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09-11-11 实施 发布 DB52/ T581—2009 前 言 本标准第5.2.1中的安全技术性能和8.2.2为强制性条款,其余为推荐性条款。 本标准由安顺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由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由中国少数民族用品协会蜡染专业委员会、安顺市蜡染协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少数民族用品协会蜡染专业委员会、安顺市蜡染协会、安顺市质 量技术监督局、安顺市科学技术局(安顺市知识产权局)、安顺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素英、范忠祥、谢宝坤、刘 奇、马传曦、陈贤哉、王时箭、梅 霞、 吴 昊。 2 DB52/ T581—2009 安顺蜡染制品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安顺蜡染制品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 装和标志、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安顺辖区内采用传统工艺在纤维织物上经人工绘制上蜡、浸染或刷染、加 热除蜡、洗涤而制成的蜡染制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 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 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 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54 半精炼石蜡 GB/T 446 全精炼石蜡 GB/T 1202 粗石蜡 GB 18401 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 GB 5296.4 消费品使用说明 纺织品服装使用说明 SB/T 10190 蜂蜡 HG/T 2750 靛蓝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蜡染 使用蜡做防染剂的印染工艺技术。亦称蜡防染,古称蜡缬。 3.2 蜡染制品 用蜡染工艺制成的产品。 3.3 冰纹 染色过程中,蜡花开裂,染液渗透裂缝,在布面形成人工难以描绘的颜色条纹。亦称蜡 纹。 3.4 土布 手工织造的纯天然纤维织物。 4 产品分类 4.1 实用类蜡染制品 蜡染布、服装、服饰(包、帽、围巾、领带)、坐垫、床上用品、窗帘、台布等。 3 DB52/ T581—2009 4.2装饰类蜡染制品 壁挂(挂式、座式、屏风)等只具有美术装饰性能的工艺品。 5 要求 5.1 原辅材料 5.1.1 坯布 蜡染胚布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无产品标准的土布应满足蜡染工艺要求。 5.1.2 蜡 5.1.2.1 石蜡应符合 GB/T 254 或 GB/T 446 或 GB/T 1202 规定。 5.1.2.2 蜂蜡应符合 SB/T 10190 的规定。 5.1.3 染料 主要采用靛蓝,靛蓝应符合HG/T 2750规定;其他染料应符合相应标准规定。 5.2 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分等规定。 5.2.1 实用类蜡染制品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要求见表 1。 表 1 实用类蜡染制品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要求 项目 内 在 质 量 合格品 安全技术性能 符合GB 18401的规定 使用性能 具备制品应当具备的使用性能,并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残蜡/(%) 图案 外 观 质 量 一等品 ≤ 3.0 ≤ 5.0 符合设计要求,图纹工整、规范,线条 基本符合设计要求,局部图纹欠工整、 自然流畅 规范,线条流畅 冰纹 根据图纹特点按需体现。 有少量不受控制的冰纹出现,对图纹整 体效果有一定的影响 污染 不允许 不明显 蜡防染效果 靛蓝染料充分渗透织物,双面呈图,图纹不能从基材上剥离 颜色 过渡自然 过渡较自然 破损、滴蜡、串色 不允许 无破损、无明显滴蜡和串色现象 蜡斑 不允许 不明显 靛蓝底色 均匀厚重 略有色差 5.2.2 装饰类蜡染制品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要求见表 2。 表 2 装饰类蜡制品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要求 项目 内 在 质 量 装饰效果 残蜡 图案 外 观 质 量 一等品 合格品 具备制品应当具备的装饰效果 不影响外观 略影响外观 符合设计要求,图纹工整、规范,线条 基本符合设计要求,局部图纹欠工整、 自然流畅 规范,线条流畅 冰纹 根据图纹特点按需体现。 有少量不受控制的冰纹出现,对图纹整 体效果有一定的影响 污染 不允许 不明显 蜡防染效果 靛蓝染料充分渗透织物,双面呈图,图纹不能从基材上剥离 颜色 过渡自然 过渡较自然 破损、滴蜡、串色 不允许 无破损、无明显滴蜡和串色现象 4 DB52/ T581—2009 表 2(续) 外观 质量 项 目 一等品 合格品 蜡斑 不允许 不明显 靛蓝底色 均匀厚重 略有色差 5.2.3 产品的品等分为一等品和合格品。 5.2.4 产品的评等分为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 5.2.5 内在质量按批评等,外观质量按件评等;在同一件内,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均以最低 一项品等作为该件产品的品等。达不到安全技术性能要求的实用类产品不能出厂销售。 6 试验方法 6.1 残蜡的测定方法 乙醚提取物含量测定法 6.1.1 原理 试样用无水乙醚抽提后,蒸去乙醚后所得样品中残蜡含量。 6.1.2 仪器 分析天平、恒温干燥箱、恒温水浴锅、内有氯化钙的干燥器和索氏油脂抽提器(浸出瓶 容量为250ml或500ml)。 6.1.3 试剂及用品 化学纯无水乙醚、定量滤纸、坩埚钳等。 6.1.4 操作步骤 6.1.4.1 将样品剪成大小约 1cm×1cm 大小宽度,在分析天平中精密称取约 3g~5g 样品,用 滤纸包成筒状。共做三个样。 6.1.4.2 将滤纸筒置于索氏抽提器的抽提筒中,连接已干燥至恒重的浸出瓶,加入乙醚回流 4h~6h,回流 20 次以上。 6.1.4.3 称量 取下样品,回收乙醚,待接收乙醚剩1ml~2ml时,置于水浴锅上蒸干,再于100℃±5℃ 干燥2小时以上,取出放置于干燥器中冷却0.5小时后称量。重复以上操作至恒重。 6.1.4.4 计算结果 按公式(1)计算残蜡含量: ………………………(1) 式中: X — 试样中残蜡含量(%)。 m1 — 接收瓶与残蜡的质量,单位为g m0 — 接收瓶的质量,单位为g m2 — 样品的质量,单位为g 取三个样的平均数作为最终结果。 6.2 安全技术性能 按GB18401规定执行。 6.3 使用性能 按相关产品标准规定执行。 6.4 外观质量检验 6.4.1 条件 5 DB52/ T581—2009 6.4.1.1 在充足的自然光线或日光灯不低于 750lx(40W 加罩青光日光灯灯管 3 根~4 根)。 6.4.1.2 光源与被检品距离为 1.0m~1.2m。 6.4.1.3 检验人员的视线根据检验项目的需要正视或多角度侧视被检品,眼睛与样品的距离 为 55cm~60cm。检验台台面应为白色。 6.4.2 检验规定 检验人员按照外观质量要求逐条进行判定,必要时可要求厂家提供设计图纹。 7 检验规则 检验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7.1 出厂检验 7.1.1 出厂检验的项目为本标准要求的除残蜡、实用类产品除安全性能以外的全部要求。 7.1.2 外观质量应进行全数检验。 7.1.3 内在质量按批抽样检验,每 100 件抽 2 件,不足 100 件的按 100 件计。 7.2 型式检验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 周期性(一般不超过一年)进行一次检验; b) 供需双方合同约定时; c) 有关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时。 型式检验项目为本标准的全部要求。 7.3 抽样方法 在成品库和销售点从相同规格等级的样品中随机抽取,每50件抽取一件,不足50件的按 50件计,批售交接抽样按1%抽取。 7.4 判定规则 检验项目按标准要求进行测试,如果其中只有一项指标达不到该等级要求时,允许对该 批产品的该项加倍抽样复检,若仍不合格,则判该批产品为不合格品。 8 包装、标志、运输、贮存 8.1 包装 包装应保证在符合本标准储运条件中产品的包装不破损,产品不沾污、不受潮。 8.2 标志 8.2.1 每个包装单元应附产品标签,应标注下列内容: a)产品名称; b)标准编号; c)产品等级; d)设计师;(推荐标注内容) e)防潮;(推荐标注内容) f)检验合格证; g)生产企业名称和地址。 8.2.2 实用类产品的标识内容按 GB 5296.4 和 GB 18401 规定执行。 8.4 运输 运输时应有防治雨淋的措施,不得重压。 8.5 贮存 应贮存在凉爽干燥的仓库中。 9 其他 6 DB52/ T581—2009 特殊品种及用户对蜡染制品有特殊要求的由供需双方另订协议。产品的质量按协议进行 检验判定。 7

pdf文档 DB52-T 581-2009 安顺蜡染制品 贵州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52-T 581-2009 安顺蜡染制品 贵州省 第 1 页 DB52-T 581-2009 安顺蜡染制品 贵州省 第 2 页 DB52-T 581-2009 安顺蜡染制品 贵州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7 12:57:04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