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 standard download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文件分类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批量下载
ICS 07.080 X83 DB35 福 建 省 地 方 标 准 DB35/T 1148—2011 原料用超氧化物歧化酶 Superoxide dismutase for raw material 2011 - 07 - 01 发布 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1 - 10 - 01 实施 发 布 福 建 省 地 方 标 准 原料用超氧化物歧化酶 DB35/T 1148—2011 * 2011 年 10 月第一版 2011 年 10 月第一次印刷 DB35/T 1148—2011 前 言 本标准根据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编写。 本标准由福建省经济贸易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起草单位:福建南生科技有限公司,大田县质量技术监督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发灿、邵文通、苏再德、戴雪金。 I DB35/T 1148—2011 原料用超氧化物歧化酶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原料用超氧化物歧化酶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猪血为原料经沉淀分离、纯化、精制、冷冻干燥等工艺制成的原料用超氧化物歧化 酶。该产品可作为保健食品、化妆品、医用药品的原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4789.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菌落总数测定 GB/T 478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大肠菌群计数 GB 478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沙门氏菌检验 GB/T 4789.5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志贺氏菌检验 GB 4789.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 GB/T 4789.11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溶血性链球菌检验 GB 4789.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霉菌和酵母计数 GB 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GB 500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灰分的测定 GB/T 5009.11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含量的测定 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铅的测定 GB/T 5009.17 食品中总汞及有机汞的测定 GB/T 5009.171-2003 保健食品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测定 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 附录Ⅶ M蛋白质含量测定 第二法 3 3.1 要求 感官要求 产品外观为淡蓝色粉末、无异味、无肉眼可见杂质。 3.2 理化要求 产品理化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 1 DB35/T 1148—2011 表1 项 理化指标 目 指 标 酶活力,U/mg ≥ 3 000 蛋白质,g/100g ≥ 70 水分,% ≤ 5.0 灰分,% ≤ 3.0 铅(Pb),mg/kg ≤ 0.5 砷(As),mg/kg ≤ 0.3 汞(Hg),mg/kg ≤ 0.1 3.3 微生物指标 产品微生物指标应符合表 2 的规定。 表2 项 微生物指标 目 指 标 菌落总数,CFU/g ≤ 10 000 大肠菌群,MPN/g ≤ 0.9 霉菌,CFU/g ≤ 25 酵母菌,CFU/g ≤ 25 致病菌 4 志贺氏菌、溶血性链球菌 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25g 不得检出 试验方法 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和GB/T 6682中规定的水。 4.1 感官 将样品倒入白色搪瓷盘内,置于自然光下用目视法鉴别样品的外观(颜色,状态)并判断有无杂质, 用嗅觉法鉴别气味。 4.2 酶活力 按GB/T 5009.171-2003第一法修改的Marklund方法测定。 4.3 蛋白质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二部附录Ⅶ M蛋白质含量测定法第二法福林酚法测定。 4.4 水分 按GB 5009.3规定的方法测定。 4.5 2 灰分 DB35/T 1148—2011 按GB 5009.4规定的方法测定。 4.6 铅 按GB 5009.12规定的方法测定。 4.7 砷 按GB/T 5009.11规定的方法测定。 4.8 汞 按GB/T 5009.17规定的方法测定。 4.9 菌落总数 按GB 4789.2规定的方法检验。 4.10 大肠菌群 按GB/T 4789.3规定的方法检验。 4.11 霉菌和酵母菌 按GB 4789.15规定的方法检验。 4.12 致病菌 按GB 4789.4,GB/T 4789.5,GB 4789.10和GB/T 4789.11规定的方法检验。 5 检验规则 5.1 出厂检验 每批产品均须厂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并附有产品合格证明后方可出厂,出厂检验项目包括:感 官,酶活力,蛋白质,水分,灰分,菌落总数,大肠菌群。 5.2 型式检验 5.2.1 型式检验项目为本标准要求中的全部项目,型式检验的样品从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品中抽取,正 常生产时,每半年至少进行一次,但如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也应进行型式检验。 ——新产品正式投产时; ——原料、工艺有较大变化时; ——停产三个月后,恢复生产时;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有关质量监督检验机构提出要求时。 5.2.2 组批 由同一批原材料、同一班次生产的产品为一批。 5.2.3 取样规则和样本量 3 DB35/T 1148—2011 成品抽样的样本量见表 3,取样的样本量可按照估计的批量参照表 3 执行。 表3 批量/袋(或瓶) 5.2.4 成品抽样的样本量 样本量/袋(或瓶) <50 2 51∼500 3 >500 4 判定规则 型式检验结果全部符合本标准规定,则判定该批产品为合格品。微生物指标如有不符合本标准规 定,则判定该批产品为不合格品,微生物指标不得复检。其他指标如有不符合本标准规定,可从同批产 品中加倍抽样或用试样留样对不符合项进行复检,复检结果如仍有不合格,则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 6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6.1 标志 外包装上必须标明产品名称、企业名称、净含量、生产日期、贮存条件等。文字内容与图示应符合 GB/T 191标准的规定。 6.2 包装 产品采用铝箔袋包装,包装材料应无毒无害,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包装封口应严密。 6.3 运输 运输工具及转运场所应保持清洁,具有防污染、防虫、防鼠、防潮等措施,不得与有毒、有害、有 异味的物品混运。 6.4 贮存 产品应密闭干燥,4℃~10℃冷藏。在贮存过程中,应有防尘、防潮、防霉、防污染和防虫鼠害等 措施。 6.5 保质期 在符合本标准规定的贮存条件且包装完好的产品,保质期为24个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DB35-T 1148-2011 原料用超氧化物歧化酶 福建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赞助2.5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2.5元下载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7 13:13:39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360.1 KB)
分享
友情链接
GB-T 36403-2018 红外光学玻璃红外透过率测试方法 傅里叶变换法.pdf
GB-T 38634.3-2020 系统与软件工程 软件测试 第3部分:测试文档.pdf
GB-T 19831.3-2023 石油天然气工业 套管扶正器 第3部分:刚性和半刚性扶正器.pdf
TB-T 3143-2018 机车车辆密接式车钩缓冲装置.pdf
GB-T 42288-2022 电化学储能电站安全规程.pdf
GM T 0131-2023 电子签章应用接口规范.pdf
T-CES 173—2022 锂离子电池储能舱技术规范.pdf
GB-T 34610-2017 节水型企业 炼焦行业.pdf
GM-T 0021-2023 动态口令密码应用技术规范.pdf
信通院 金融级数据库容灾备份技术报告-2021年.pdf
GW0014-2017 国家电子政务工程项目 应用软件第三方测试规范.pdf
DB37-T 1498—2022 数据中心服务器虚拟化节能技术规程 山东省.pdf
NY-T 1236-2006 绵、山羊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范.pdf
T-SIOT 023—2021 工业物联网安全网闸技术要求.pdf
T-EERT 042—2024 工业有机废气蓄热燃烧治理设施运行维护规范.pdf
GB-T 37033.1-2018 信息安全技术 射频识别系统密码应用技术要求 第1部分:密码安全保护.pdf
GB-T 30991-2014 智能氧弹式热量计通用技术条件.pdf
T-CAEPI 64—2023 固体回收燃料 分类与分级.pdf
GB-T 38408-2019 皮革 材质鉴别 显微镜法.pdf
GB-T 41266-2022 网络关键设备安全检测方法 交换机设备.pdf
1
/
3
8
评价文档
赞助2.5元 点击下载(360.1 K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2.5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