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25.160.30
J 64
T/ZZB 1660 —2020
功率因数校正(PFC)逆变电弧焊机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PFC) inverter arc welding machine
2020 - 06 - 30发布 2020 - 07 - 30实施
浙江省品牌建设联合会 发布 团体标准
T/ZZB 1660 —2020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产品型号编制方法 .................................................................. 1
5 技术参数及使用环境 ................................................................ 1
6 基本要求 .......................................................................... 2
7 技术要求 .......................................................................... 3
8 试验方法 .......................................................................... 3
9 检验规则 .......................................................................... 4
10 标志、随机文件、包装 、运输、储存 ................................................. 6
11 质量承诺 ......................................................................... 7
T/ZZB 1660 —2020
II 前 言
本标准依据 GB/T 1.1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浙江省品牌建设联合会提出并归口管理。
本标准由台州市标准化研究院牵头组织制定。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浙江劳士顿焊接设备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与起草单位(排名 不分先后): 台州市标准化研究院、攀枝花学院、浙江林龙焊接设备有
限公司、台州百瑞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杭州方信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林于法、杨凯、张志森、陈璋、周波、胡章波、王毅、唐洪建,蒋小军。
本标准评审专家组长:纪新瑞。
本标准由台州市标准化研究院负责解释。
T/ZZB 1660 —2020
1 功率因数校正( PFC)逆变电弧焊机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功率因数校正(PFC)逆变电焊机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型号编制方法、技术参数及使用
环境、基本要求、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随机文件、包装、运输、储存和质量承诺。
本标准适用于额定输 入电压220 V的功率因数校正 (PFC)逆变电焊机(以下简称“逆变焊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2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 10249 电焊机型号编制方法
GB/T 15579.1 弧焊设备 第1部分:焊接电源
GB/T 15579.10 弧焊设备 第10 部分:电磁兼容性
GB 28736 电弧焊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IEC 60974-1 电弧焊设备 第1 部分:焊接电源(Arc Welding Equipment Part 1:Welding power
sources)
IEC 60974-10 弧焊设备 第10部分:电磁兼容性(EMC )要求(Arc Welding Equipment Part
10: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EMC) requirements )
3 术语和定义
GB/T 15579.1、 GB/T 15579.10、 GB 28736 、IEC 60974.1和 IEC 60974.10 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
本文件。
4 产品型号编制方法
产品型号编制方法按 GB/T 10249 的规定确定。
5 技术参数及使用环境
5.1 技术参数符合表 1要求。
T/ZZB 1660 —2020
2 表1 主要技术参数
技术指标 技术要求
焊机类别 手工电弧焊 气保焊 氩弧焊
输入电压相数 单相
输入
电压 额定值(V) AC220
波动范围(V) AC140~AC260
额定频率(Hz) 50/60
额定最大焊接电流(A ) 80、100、120、140、160
负载持续率(% ) 30、60、100
额定最大输出电压(V ) 23.2、24、24.8、25.6、26.4 18、19、20、21、22 13.2、14、14.8、15.6、16.4
额定空载电压(V ) 60
5.2 逆变焊机应能在下述使用环境条件下正常工作:
a) 海拔高度不超过 1000 m;
b) 逆变焊机倾斜度不超过 10 °;
c) 周围环境空气温度范围:
1) 在焊接期间:—25 ℃~+45 ℃;
2) 在运输和存储过程中:— 25 ℃~+55 ℃。
d) 空气的相对湿度:
1) 40 ℃时不超过 50 %;
2) 20 ℃时不超过 90 %。
e) 使用条件:
1) 周围空气中的酸,腐蚀性气体或者物质等不超过正常含量,逆变焊机适用于供电电压在
140 V至260 V范围内焊接使用;
2) 适用于IP21S外壳防护等级的环境。
6 基本要求
6.1 研发设计
6.1.1 新产品设计阶段,采用计算机辅助软件绘制机器整体结构的三维图纸,对外观和安装进行模拟
展示和对比,宜在样品设计过程中采用 3D打印技术对产品上的塑料件成型。
6.1.2 采用PFC(功率因素校正)控制技术,将输入电流的波形调制成与输入电压波形相位一致。
6.1.3 采用智能风机控制技术。
6.1.4 具有通过改变电路中的功率性器件和控制电路达到改变逆变焊机输出功率和实现多种功能的能
力。
6.2 原材料及零部件
6.2.1 逆变焊机的主要导电部分包括输入电源线,输出连接条,输入输出耦合装置以及输出电缆均使
用导电性能良好的紫铜作为导体。
T/ZZB 1660 —2020
3 6.2.2 逆变焊机的所有散热器均使用 6063铝合金材料制成。
6.2.3 主变压器采用纯铜漆包线和纳米晶磁芯按照 GB 4943.1 相关要求绕制。
6.2.4 逆变焊机使用的关键材料 :电源线,整流桥,电解电容,主变压器, IGBT,快恢复二极管符合
RoSH认证(2011/65/EU+No.2015/863 )的相关要求。
6.3 工艺及装备
6.3.1 线路板应采用自动插件机,自动贴片机,回流焊及波峰焊等自动化设备进行加工制作。
6.3.2 线路板应采用超声波清洗机进行处理。
6.3.3 线路板应采用自动喷漆设备进行绝缘加工。
6.3.4 产品应采用自动化流水线安装,自动测试台老化以及自动打包机打包。
6.4 检验检测
6.4.1 应配备全自动电磁干扰测试接收机用于测试产品的电磁干扰特性曲线。
6.4.2 应配备功率测试仪,智能焊机负载系统测试机器功率因数和效率等关键参数。
6.4.3 应配备大功率变频电源,可程式恒温箱测试机器工作电压和环境温度适用范围。
7 技术要求
7.1 输入电压范围
输入电压在 AC140 V至AC260 V变化范围内,要求逆变焊机能正常工作。
7.2 能效指标(功率因素)
在输出额定最大焊接电流的状态下,在热平衡时测试焊机:
a) 整机功率因数大于等于 0.91;
b) 空载电流占额定输入电流百分比小于 2.5 %。
7.3 工作环境温度
在-25 ℃~+45 ℃环境温度下,逆变焊机可以正常工作。
7.4 电磁兼容性
应符合IEC 60794-10 的要求。
7.5 其他检测项目
一般目测检验、保护性线路的连通性、空载电压、介电强度、额定最小最大
T-ZZB 1660—2020 功率因数校正 PFC 逆变电弧焊机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2-14 22:50:09上传分享